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单元第二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ppt

第二单元第二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第二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看谁最厉害 1、对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 B、所有贵族不再拥有爵位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2、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 ) A、春秋 B、战国 C、 秦朝 D、汉朝 看谁最厉害 3、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 主要说明( ) A儒学无积极意义 B儒学无法抑制暴政 C儒学行不通 D儒学不利于思想统治 4、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不包括( ) A.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按军功大小赐给田宅 C.资财雄厚的大商人可以做官 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看谁最厉害 5、《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授田 * * “为秦开帝业” (前356--前338) 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难点: 商鞅变法的特点 1、商鞅的成长经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2、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第一幕 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人,姓公孙,名鞅,后因在秦国有功,被封为商君,历史上也称他卫鞅,商鞅。 他在少年时代便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崇拜并学习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学说,后来游学他家求取功名,在秦国两次变法,数次率师东伐,收复了大片土地,使秦国一跃成为北方强国,最后因宿敌当政而惨遭杀害,虽然他的政治生涯只有20年,却因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有力的一笔,被后人称为杰出的政治谋略家。 1、商鞅其人: 战国中期政治家,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他从小好学,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个人因素:热衷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时代影响:变法成为时代的潮流,统治者重视人才。 探究一:商鞅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 投身魏国丞相公叔痤门下,未受魏惠王重用 (后来,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强大。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生擒魏将公子昂,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河西地。魏惠王说:“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3、投奔秦国,主持变法 (1)献策 秦孝公求贤,商鞅投奔秦国,建议改革变法,富国强兵。 探究二:秦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1)战国时代特征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王道即儒家治国理论(以礼治国,实行仁政),不符合时代要求。 (3)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变法改革,以法治国),符合孝公称霸需要。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Back 商鞅入秦 商鞅 秦孝公 旁白:开始的两次会见 大王:你要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 啊?尧(鸟)、舜(树)、禹(鱼),这是什么玩意儿。 大王:治理国家, 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 有没有搞错,现在可是打仗的年代呀,这些迂腐的话语,寡人听了直想打瞌睡. 哈…啊…欠。 旁白:前两次会见,商鞅所谈并非本意,他是故意大谈儒家的“王道”治国理论。不久,商鞅又第三次求见秦孝公。 旁白:孝公对商鞅的富国强兵之术,听得津津有味,一连谈了几天都不厌烦。公元前359年,孝公起用商鞅主持变法。 哈哈!先生之言正合寡人之意,来来,靠近些,给寡人细细道来。 大王:依我们法家的观点,要称霸天下,就要发展经济,实行强兵政策,要… Back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2)受到重用 主持变法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B356、B350年) 可以反映出哪些问题? ①秦孝公对商鞅的支持 ②商鞅变法的坚定信心 ③商鞅重视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 徙木立信 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 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王安石《商鞅》 BC356 年 (3)功勋卓著 变法有功,晋爵大良造,赐封于商,故称商鞅或商君。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