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课时文献的版本(五)版本的鉴定.ppt

16第十六课时文献的版本(五)版本的鉴定.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第十六课时文献的版本(五)版本的鉴定精要

第十六课时 文献的版本(五) ——版本的鉴定 版本鉴定提要 版本学的核心内容是版本的鉴定。鉴定的目的是从一书的不同版本中判出优劣,考订出不同版本间的相互关系、流传过程、篇卷分合以及内容增损等。 鉴定的途径,既有从印纸墨色、字体行款、书口鱼尾、版式风格等方面的直观鉴别,也有从本书序跋、后人题跋、前人著录、刊工讳字、他书记载等方面的考证,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完成鉴定任务。 版本鉴定提要 为了鉴定版本,必须具备广博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有关古籍版本的具体知识,如古籍所用文字及不同时代刻版或抄写风格,藏书章的篆刻文字、印章着色、用印技巧、钤盖位置等,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和古书用纸,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与发展,历代印书的版本特点,古籍装帧形制的演变,版本目录及版本著录的称谓术语,版本造伪的手段和方法等等。 一、版本鉴定 (一)鉴定古籍版本的总原则: 鉴别古籍版本,首先必须对留存的古书有一个总的了解。尚在民间的古籍版本情况大致如下: 第一,唐、五代以及以前的版本基本不存在。 第二,宋元版本,年代久远,十分难见,偶有出现的往往是赝品,以明清本冒充宋元。 第三,明清版本。这是现今藏于民间的古籍版本的主体,尤以清本为多。 第四,古籍版本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是雕版印本,活字印本和写本、抄本都极为罕见,偶有真品,定要小心查看。 (二)鉴定版本的基本程序 首先,察看到手的古书是否是一部完整的本子,即全文、序跋、牌记等是否齐备。遇到一下子无法确定其版本情况的本子时,就需要从字体、纸张、版式等特征的某一处入手细致识别,然后再结合其他特征,综览全书,予以判别。遇到残本剩卷或零叶单张时,也应首先寻找有无刻印书本年代的依据,若无则需从字体、纸张、版式、墨色、刀法等处入手,再综合分析鉴别,以确定其版本情况。 (二)鉴定版本的基本程序 若从卷首、卷末、序跋、封面、目录、文内叙事等都无法判断,则从字体、纸张、墨色、刀法、版式等处入手去分析,若仍无法解决,最后就查看题跋识语、藏章印记、书目著录,直至阅览全文,最后综合判断。除非有明确无误的版本情况的记载,否则无论从哪一处入手得出的结论,都要再结合整体的情况加以验证,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判断。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以后,至五代、两宋,刻本书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宋代发明泥活字,元代创造了木活字,以后又有铜活字、铅活字等,只是活字印本数量有限。除刻本和印本之外,抄本也有少量流传。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主要是根据版本特征及有关记载,诸如书名题署、书牌木记、序跋文字、题跋识语、藏书印章、避讳用字、刻工姓名、行款格式、文献著录,以及版式风格、字体刀法、墨色纸张和装帧形式等,都是鉴别刻印本的重要依据。 (1)观牌记 牌记又叫书牌或牌子,从宋刻本就有,元、明、清各代都有使用,是刻书的专门识语。主要由有关书名、著者、刊刻年月、雕版堂室等介绍版刻情况的文字构成,无固定位置,大多在一书目录、序文或正文卷末的空白处。一般是围在粗黑的版框之内,也有的直接放在空白处。 牌记一般都明确反映版刻的年代、版刻者、版刻地以及官府坊肆等版本情况,大致相当于今之版权页,是最为确切的鉴定依据。牌记对于防止盗版或识别伪本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皇明崇禎改元歲在屠維大荒落古虞毛氏鐫”,乃是刻于崇祯元年与二年之交(屠維大荒落为崇祯二年) 汲古阁刻本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牌记 光绪刻本:读诸子诸儒书杂记一卷,桐城方宗诚述,光绪四年四月开雕。 桐城方宗诚《读诸子诸儒书杂记》牌记 光绪刻本:读史杂记一卷,桐城方宗诚述,光绪四年六月开雕 桐城方宗诚《读史杂记》牌记 (2)看序跋 古籍多有序跋,序(叙)有自序、他序两种。跋(跋尾)约始于唐,为置于篇后或卷后之文字,为序言之补充。跋置后则序居首,渐成惯例。一般年代最晚的序跋与该书刊刻时间较近,因此可以作为鉴别版本的参考。但要注意序跋是否完整,是否覆刻,是否伪造序跋。 (3)查避讳 避讳是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实质就是不能直呼或直书神灵、君主、尊长的名字。其中主要是国讳,即帝王的名字不能直接书写,要采取一定方式避讳。另外,作者祖、父辈名字一般也不直接书写,称私讳。实行这种制度,使得流传下来的古籍版本带有许多时代特征,因避讳而形成的文字,造成了阅读的困难,又为我们鉴定版本留下了一定的依据,为确定版刻的下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3)查避讳 古代文献中,常见的避讳方法有三种: 一是改字。 二是空字。在古籍中,刻书人为避讳,往往用墨围框代替讳字。 三是缺笔。避讳用缺笔始于唐代,碑刻中尤多,后代历代皆有,而以宋代最盛。缺笔的运用一般情况下是缺末笔。 查避讳对鉴定古籍版本非常有用。 (4)考刻工 刻工大都记在版心下方,有的姓名俱全,也有的只记姓或名,还有冠以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