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税急需改革.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务报酬税急需改革

实习生“报酬税”,别误征也别误读 日前,一则“‘劳务报酬税’36 年未改,800 元起征点挤压千万实习生群体” 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直指实习生的收入只能算作“劳务报酬所得”,在4000 元以 内适用个税起征点是800 元,税率是 20%,而不能适用“工资、薪金”3500 元 的高扣除、低税率,引起舆论热议。对此,国税总局及时出面澄清,指出这属于 企业误用税收政策,实习生工资应当按“工资、薪金报酬”处理,与正式职工享 受同等税制。 道理与法理,再简单不过。实习生虽然不见得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但也属 于企业的合法用工,建立的是有法律依据的雇佣关系,他们的收入不仅受法律保 护,所缴纳的税负也应与正式职工一样。而所谓“劳务报酬”指的往往是临时性 的稿酬、咨询类,两者的区别本来就很明显,不该造成错误征收。与此同时,社 会各界的反映值得关注,对税收政策也不该错误地解读。 误读的焦点在于,税负结构的差别化本意在于“均贫富”,可是实习生的月 工资一般只有两三千元,难道还要“劫贫济富”吗?这个问题本不复杂,只要将 实习生工资视为职工薪金,那么大多数的月收入都处于扣除额以下,不用缴纳个 人所得税。更进一步,又到目前3500 元的扣除额是否合理的问题了。目前看, 相应扣除额的配套政策在不断完善中,减税的大趋势不会有变化。 比如,对合理的房贷月供、抚养孩子、赡养老人,以及家庭必要的其他支出, 都可能列入扣除额。当然,全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三四线城市房贷靠公 积金就全覆盖,有的二线城市医疗保障覆盖面可能比北上广深更全面,所以不能 简单一刀切。一方面坚持“税收法定”的严肃性,该收的必须收到位,该转移支 付的必须转移到位;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税收政策的灵活性,实事求是、因地制 宜扣除基本生活需要不该纳税的部分,并把政策宣传解释好。 近年来,每一次的个税新闻事件,总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讨论。其中, 既有公众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提高,也不排除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感焦虑”— —即便这些税赋征收得有道理、有依据,即便理性上可以接受个税的“责任论”, 感情上总还是充满矛盾,总觉得自己的收入水平不该再被“二次剥削”。这既源 于特大城市竞争的压力,白领们总怕“掉队”,同时也在提示治理者:税收无小 事,每一政策均需反复掂量、慎重实施。一边依法征税、“取财”,一边取之于民、 造福于民,老百姓才能交得甘心、放心,获得感、幸福感才会日渐丰满。 (via 人民网) 36 年未改的劳务税制谁之过 作为广大居民收入另一项重要来源的劳务报酬,36 年来一直未被撼动,这 不得不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说本世纪之前,大多数工地的农民工、阿 姨保姆、临时工、钟点工、实习生,以及正式职工的额外劳务所得还很难超过每 月800 元,不用考虑交税问题的话,那么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 升,几乎每一位依靠劳务报酬作为收入重要来源之一的劳动者,都几乎面临着一 个巨大的尴尬:或者主动、被动地去缴纳这本不公平的 800 以上部分税率 20% 的重税;或者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默默地背负上一个事实上的偷税漏税的 污名。 多数人选择了后者。已经踏入社会开始挣钱的人们不妨回想一下,在过去的 岁月里,可曾有过拿了一次800 元以上的劳务收入而没有纳税的情况。可以说, 很多人都经历过。但事实上,这些人要么对自己已然漏税懵无所知,要么就在心 中将不完善的法律与不具权威性划上了等号。其结果必然也是法律的尴尬:若要 违法必究,则数量过于庞大且难于取证;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则于法律的威 信何在? 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一些专业人士不惜冒着违反财 务制度的风险,制作大量假账,以规避劳务费的低起征点和重税率。部分高校教 师,辛辛苦苦拿到一个经费不多的课题,为了将微薄的劳务费尽可能多给相关人 士,收集了大量“不知何许人也”的身份证号码甚至银行账号,极尽辗转腾挪之 能事,以希冀“物尽其用”。一些人数不多的公司、单位、施工队,为了规避起 征点和税率,将各种额外劳务所得转换名目并入工薪支出之中,为的也只是少扣 点税,让员工拿到手的能多一些。而这些,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秘密”。 事实上,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和灵活就业的逐年增多,劳务报酬个税改 革滞后影响劳动热情和就业形式的情况必将愈发突出。当前,对于该问题的解决 已经刻不容缓,任何以希冀于一个长远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