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民国工业的曲折发展精要
*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曲折发展 19C70年代前后 1895年 1912年 1919年 1927年 1936年 1949年 时间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陷入困境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材料一: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业部,管理农、工、商、矿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度例》等。 ①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③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思考: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1)政治环境: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 创造了有利环境。 1、发展原因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发展原因 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当然用国产货了! (2)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 提倡国货)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场景与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发展原因 (3)劳动者素质: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 “实业救国”。 “中国之所以受欺是由于没有工业没有 科学”。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 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材料二: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完全停止出口 德国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3 法国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2 英国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约1/5 欧洲列强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减少比例 国 别 时 间 材料三: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4)外部条件:一战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2、发展特点 (1)分布在沿海地区。 结合教材和材料指出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2、发展特点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2)以纺织业、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2、发展特点 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在纺织业中,外资纺织厂占有了46%的纱锭和59%的布机数。 民国初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3)外国资本仍然 超过民族资本。 (4)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2、发展特点 一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了。 (5)时间短暂。 一、短暂春天(民国初期) 2、发展特点 二、较快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 1、发展表现 1927---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包括棉纱、面粉、火柴、卷烟、啤酒等): 1927年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0; 1934年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3; 1935年为105;1936年9、10月份为107; 1936年10、12月平均生产总指数为108。 二、较快发展(国民党统治前期) 2、发展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实施法币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立的近代中国最大一家民族卷烟企业。 1908年,曾因英美烟草公司的排挤一度倒闭。1909年2月16日,简氏兄弟以12万元资本重新营业后,发展较快,至1927年资本扩大到2000万元,全盛时职工达万余人。 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损局面。1936年,南洋营业利润再度下滑之时,对其觊觎已久的宋子文再次谋划收购南洋股份之事。1937年,宋子文终于低价收买了公司股票,控制了股权。自此,南洋兄弟卷烟工业,实际上成了官僚资本企业。 民族工业好景不长,发展是短暂的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帝国主义的压迫。 1)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