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金融监管理论精要
一、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 二、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1.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 2.金融脆弱的监管理论。 三、注重效用的金融监管理论 (一)利益集团理论 1、监管供求理论 2、监管俘获理论 3、监管寻租理论 4、监管税收论 5、社会契约论 四、金融管制的辩证法理论 一、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 16世纪后半期,随着西欧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货币需求与日俱增,大量金银源源不断流入西欧,部分解决了货币流通的需要。同时,对于新的融资工具需求愈加迫切,近代货币信用制度应运而生,集中表现在商业银行的兴起,信用工具的快速推广,清算制度与中央银行的建立。18世纪初,频繁经济危机的爆发,打破了对自由经济“看不见的手”的狂热膜拜,监管概念走进经济视线。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起因于证券过度投机,如1711年英国发生的“南海泡沫”事件。为了规范证券市场,英国议会先后于1720年通过了《泡沫法案》,1733年颁布了《禁止无耻买卖股票恶习条例》,从发行主体与交易主体两方面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随之,对于信用管理的金融监管理论悄然而至 。 一、关于信用管理的主要监管理论内容 金融监管理论最早散见于金融问题的争论,表现在两个方面:货币发行管理和“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建立。 (一)货币发行的管理 Adam Smith(1776)的“真实票据”理论认为,只要银行贷款用于生产流通的短期商业票据,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或紧缩,“看不见的手”能够发挥作用,银行应该自由竞争,没有必要施加约束。Sandon (1802)在《纸币信用》中进行了反驳,强调实施货币信用管制有必要。指出,真实票据原则并不能保证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或货币供给弹性,从而避免银行遭到挤提。因此,以真实票据原则发行银行券存在发行过度的危险,应该受到集中监管。 这两种思路后来分别被“银行学派”和“通货学派”继承和发展,并在1825-1865年展开了激烈争论。这场争论的最后,“通货学派”取得了胜利,中央银行开始建立。 (二)最后贷款人制度 最后贷款人本质上算不上金融监管,但为中央银行监管奠定了基础. Hayek的“自由银行制度”理论,认为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的功能不必要,主张取消中央银行。“自由银行制度学派”的理论依据,是私人银行可以通过“选择性条款”、“分支银行”和“指数化存款”等方式降低和分散风险,这些方式都必须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条件下才能实现。但是,“选择性条款”忽略了“逆向选择”问题,“分支银行”也因信息的不完备而不能完全分散风险,至于“指数化存款”,因为用于编制指数的组合商品之间,相对价格变化的风险不可避免,也不能消除社会公众因通货膨胀挤提银行的风险。 简要评述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以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理论,关于金融监管的研究较为狭隘,讨论焦点在于是推行“自由”还是实行“监管”,内容主要集中在货币信用和防止银行挤提两方面。另外,研究方法单一,仅仅通过逻辑推理说明“自由”与“监管”孰优孰劣,缺乏令人信服的论据。当然,这种状况与当时自由资本主义处于鼎盛时期和主流新古典经济学坚持“看不见的手”的信条不无关系。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市场的不完全性愈加凸现。 二、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混乱和萧条,接连不断的经济金融危机向自由经济发起了猛烈攻击,理论界开始认识到,“看不见的手”无所不能不过是一个神话。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被察觉,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逐步占据主流经济学的地位,政府监管成为经济运行的伴生现象。金融领域的监管成为关注焦点之一,以强调金融监管为基石的理论不断涌现,金融监管理论逐步形成 。 一、关于强调约束的金融监管理论 金融监管理论的形成起源于金融监管必要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视角:市场不完全性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由此形成两大理论体系: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和金融脆弱的监管理论。 (一)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 公共利益的监管理论,以市场失灵和福利经济学为基础,指出管制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反应,目的是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外部效应(Externality)、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不完全竞争或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等,监管是一种公共产品,能够降低或消除市场失灵的手段。相应地,形成了负外部性监管理论、公共产品监管理论、信息不对称监管理论和自然垄断监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高考物理(四川卷).doc
-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材习题解答.pdf
- 专题14 世界区域地理-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VIP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9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从优秀走向卓越——高中阶段的优生培养策略课件高中尖子生培养主题班会.pptx VIP
- 北京市清华大学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8三相电路.ppt
- 自注意力机制.pptx VIP
- PGT-25-PLUS-燃气轮机结构介绍-图文.ppt.pptx
- 电路分析基础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7 5-7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