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期刊会议报告精要
* *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问题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张 应 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0年12月16日于广西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期刊工作分会 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报告 一、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根源:特殊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殊性: ——盲目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是经济刺激政策的“副产品”;高等教育并未为大众化做好准备——高等教育质量观、院校结构、形式和类型缺乏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规模大”的精英教育,所有高校无一例外地走上规模扩张道路。 ——政治动员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政府启动,由上而下的政治动员。省级人民政府的积极性被刺激,毛入学率成为教育领域的GDP,地方政府政绩意识强化;地方高校成为规模扩张的主要承担者。 ——利益驱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与拨款和学费收入。大学规模扩张的积极性来自哪里?“以学养学”策略;“先规模,后质量”策略。 ——混合体制中(市场和计划)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竞争;规模扩张收益预期被刺激,扩张风险被忽视——质量问题被悬置;举债扩张——贷款、征地、建新校。寄希望于政府来“托底”、“买单”和承担风险。 规模扩张的连锁效应:刺激高等教育需求和教育公平诉求;教育部门与省级人民政府的“博弈”主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理想关系难以形成。 高等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源于高等教育消费的特殊性:消费带来直接收益;消费的收益预期高;“量入为出”原则失效——无钱少钱也要消费。独生子女及其家庭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主体,强化了中国高等教育消费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质量被悬置:中央政府因刺激经济而实施规模扩张,保障质量的经费和条件没有增加,生均拨款下降;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抓规模;高校趋利和无风险而上规模;民众重视机会的满足。 2、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规模扩张→重视质量 典型的“先扩张、后治理”模式。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三大政策: ——减缓扩张速度促质量。从2005年开始,高教扩招速度下降。通过降低规模扩张速度来进行质量建设。 ——以评估为抓手开展条件建设。政府主导教学工作评估:规模扩张后的条件建设和教学规范建设。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实际上是对教学投入和办学条件的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设置奖励项目调动院校竞争——国家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团队…… 另类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大学排行榜 广阔的质量评估需求市场。社会需要、政府需要、大学需要。大学排行榜的诊断功能。 模糊的质量问题,有了一个简单的衡量办法:由排行榜位次反映办学质量和水平。 大学排行榜是外部评估,强制性和约束性相对较低。大学对排行榜“既爱又恨”:办学为排行榜所累问题。 大学排行榜的缺陷:非公益性行为;无经费支持载体。数据不透明,排行不可重复。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的水平和质量。 正确认识大学排行榜的作用。不能由排行榜来引导大学办学,解决质量问题。 3、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重心在高校 规模急剧膨胀后的质量提升要由高校来渐进完成 高等教育质量的模糊性:内涵明确但无法准确计量,外延广阔无法准确把握。 质量就是产品的适用性:产品对用户需要的满足程度。 高等教育的产品:人才、科技成果、服务。难以准确计量。 用户需要的复杂性;满足程度的主观性和用户主观需要的多变性。多元主体,无法做统一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演变为过程控制和条件保障问题,质量评价演变为对过程控制和条件保障的评价。 过程控制需要由高校来实施,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外部评价难以实现过程控制。政府部门启动的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已经演变为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衡量指标,无法起到过程控制作用。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既需要政府的调控,更需要建立高等学校的自我约束机制。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只有真正转化为高校的质量意识,才能产生持久作用。 单一的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容易产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逃避政府规制与约束的行为。 建立高校自我约束机制,需要借用市场机制来形成。 政府约束和市场约束要有机结合。由政府进行质量约束,其主体是政府;只有由市场来进行质量约束,主体才是高校。面向政府办学和面向市场办学。 市场竞争是最好的一种质量约束机制,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基本来源。市场暗含了质量标准,市场在检验学校的办学水平,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质量。 深层次的问题是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来解决质量问题。 把高校建设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成为自我负责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 4、关于办学特色与高等教育质量 完全的市场竞争才能产生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 特色是与市场、竞争、自主、发展等联系在一起的。这在经济和商业领域有典型表现。 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