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多音字 辨析形似字 * 西蒙诺夫 蜡 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 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42年加入共产党。创作以战争题材为主。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要构成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讯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偷袭 匍匐 轰击 腋窝 肃穆 烧灼 迫击炮 揣在怀里 永垂不朽 zhuó jiào pú fú yè fú lì chàn wēi jū gōng xí hōng mù pǎi chuāi xiǔ 削 xiāo 削去 xuē 剥削 间 jiān 间距 jiàn 间歇 揣 chuāi 揣在怀里 chu?i 揣测 chuài 挣揣 迫 p?i 迫击炮 pò 迫不及待 堡 b?o 碉堡 pù 十里堡 砾 烁 铄 契 锲 窖 窑 窟 揣 踹 喘 湍 (lì)瓦砾 (shuò)闪烁 (shuò)众口铄金 (qì)契约 (qiè)锲而不舍 (jiào)地窖 (yáo)窑洞 (kū)窟窿 (chu?i)揣测 (chuài)踹开 (chu?n)喘气 (tuān)湍急 瓦砾 肃穆 颤巍巍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永垂不朽 A.恭敬而庄严地站立着。 B.永远流传,不磨灭。 C.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D.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E.破碎的砖头瓦片。 F.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自读课文,把握文意,抓住六要素复述课文。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经过和结果: 1944年9月19日,南斯拉夫保卫战中。 贝尔格莱德,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场上。 一位名叫玛利·育乞西的妇人。 一位红军战士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英勇牺牲了。 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炮火安葬红军战士。 1、请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是赞美什么或讲述什么的。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把文章中最感人的地方用曲线画出来,并说说感人的理由。 或: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感人之处? 请从文中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黑围巾 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 对牺牲的战士的深沉而强烈的母爱 1、文中怎么写老妇人的年老体衰? 2、为什么反复写“黑色的大围巾”? 动作 爬 跪 ——年老体衰 行动不便 沉痛哀悼 炮火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 突现了老妇人不顾生死的行为和临危不惧的精神的崇高伟大。 蜡烛 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为什么反复写“炮火”? 4、为什么写蜡烛的来历? 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总结老妇人的形象: ③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④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⒈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改后效果不太好。原句的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能听得见,十分感人。改后过于笼统,不够细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