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第3课《回 忆 鲁 迅》(定稿)
回 忆 鲁 迅 萧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深入研读讨论 课堂小结 *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萧红(1911~1942),现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她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 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于1942出版。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回忆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 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挖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文章变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作者将自己与鲁迅交往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剪裁提炼,组织成文。节选部分共分八个生活片段叠加而成,自然空行成段。全文布局自由随意,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于细微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伟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 民 爱 子 爱 国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 1.(1)写鲁迅先生的笑声。 2.(2)写鲁迅先生轻捷的步伐。 3.(3-13)写鲁迅先生和朋友夜谈、吃饺子和韭菜合子。 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会见青年朋友。 1.(14-23)写“我”对先生的两次访问。 2.(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批评及他细致展读每位青年的来信。 3.(27-30)写校样纸挪作它用,但先生却“不以为稀奇”。 4.(31-34)写先生在百忙中陪伴客人、及时回复各位朋友的来信。 第三部分(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1.(35-54)写鲁迅先生一天中繁忙的生活。 2.(55-59)写鲁迅先生在小事件中都能做到求真务实。 3.(60-62)写先生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 4.(63-66)写先生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 作者萧红眼里的鲁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了鲁迅的性格?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夸张 豁达爽朗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敏捷、果断 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热情、和蔼、有耐心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幽默、风趣 可是鲁迅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深切关爱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严谨、一丝不苟 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