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 (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 (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二十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专题二十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试题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  熙帝)和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 1.(2012年浙江文综,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站在康熙帝的立场上分析,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为此他崇尚儒家文化,延揽汉族文士,并且努力缓和民族矛盾,故①③④正确。②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B项。 2.(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韩愈提倡古文运动。 (2)深层信息: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解析:第(1)问,由“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空洞无物的骈体文”,结合唐中后期的时代特征概括背景;第(2)问由“文以载道”“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并结合宋明理学的时代特征说明作用。 答案:(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3.(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起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对王安石的评价。 (2)深层信息: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及方法。 解析:第(1)问,由“变风俗,立法度”“致祸社稷,起源实出于安石”指出对王安石的评价及理由。第(2)问,由“不可征信”“皆一一详辩之”结合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及生活的时代概括其目的和采用的方法。 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4.(2012年福建文综,41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台湾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