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 (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 (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五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部分 文化发展历程 专题十五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考试题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3年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实际考查基础知识。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四处讲学,宣扬他的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雅典创办学园,故①③④正确;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倡导官学教育。 2.(2012年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由材料中“战国时期”“注重实践”“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多余的人”可以得出该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反对旧贵族特权,注重政治实践,注重变革,而且有抑商思想,故D项正确。A项与“把……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不符;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与材料中强调实践相矛盾,B项错误;墨家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与“把商人……多余的人”的信息不符,C项错误。 3.(2012年海南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题干关键信息“礼”“义”“信”可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仁政思想。A、C、D三项材料均无体现。 4.(2011年广东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抓住关键信息“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其意思是说实施仁政一定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即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中无体现。 【名师点评】 材料型选择题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A项“轻徭薄赋”意思是减少对人民的剥削,实行宽松的统治政策;B项“均贫富”与材料不符,而且孟子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此观点与其阶级立场矛盾;D项“贵民轻君”是孟子的观点。这三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 5.(2011年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B 本题以诸子百家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A项为墨家思想,排除。B、C、D三项是儒家思想,但是,C、D两项是糟粕,应抛弃,B项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为人处世的原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2010年浙江文综,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为最佳型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儒家学派荀子的思想,故排除B、D两项。“不以人助天”出自庄子《南华经》,意思是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破坏自然规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天地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故排除C项,A项符合题意。 7.(2010年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材料的表述很容易提取出“爱”这一关键信息,因此排除C项,D项“非攻”包含在“兼爱”思想之中,予以排除。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等级差别的爱,而孔子主张的“仁爱”则有等级差别,结合题干材料含义,可排除A项。 8.(2010年上海历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