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设计】201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词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志鸿优化设计】201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词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志鸿优化设计】2014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词五首(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PAGE 第25课 词五首(第2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课题 宋代边疆战事频仍,先后抗击西夏、辽国和金国的入侵,国运不安,国土有危,许多爱国志士也就自然而然激荡起了驰骋边疆、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如范仲淹、苏轼、岳飞、文天祥、陆游、辛弃疾等等文官武将都曾留下慷慨激昂的文字表达自己爱国报国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愿望。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品读三首爱国词作——《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 二、三词并读——读出力量,读准感情 1.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地朗读一遍这三首词作,读出豪放词应有的力量。 2.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和诗歌大意,再将这三首词自己出声地朗读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一首词作谈朗读要求和理由,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为大家朗读词作,读准感情,读出味道。 《渔家傲》:应读得深沉豪迈,因为它描写了深秋塞外的苍凉景象,表达了将士们思念亲人和渴望立功的复杂感情。 《江城子》:应读得昂扬奔放,因为这是苏轼在狩猎和饮酒后兴致勃勃的即兴之作,应读出太守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不服老的斗志。 《破阵子》:应读得抑扬顿挫,起伏有致,因为辛弃疾在词作中既有魂牵梦绕、壮志难酬的慨叹,也有驰骋沙场、杀敌立功的激扬情怀。 (本处设计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对词作的理解具体到词句,适当深入地品析内容、写法和思想感情,用动情朗读带动细致品味) 4.请同学们带着应有的感情再次动情地朗读这三首豪放词作,不但要读出力量还要读出作者深深的爱国情。 三、三词并析——结合词句,描绘形象 这三首词的作者相信同学们并不乏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此时任陕西经略副使,镇守西北边疆,旷达洒脱的苏轼因不满变法被贬密州太守,而辛弃疾则因力主抗金被弹劾罢官赋闲家居,三位爱国文人,三种不同际遇,透过词作,你看到了他们当时怎样的生活和情志呢?请你展开想像与联想,用“读……,我仿佛看到一位……”的句式表达你对人物的理解。 示例: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我仿佛看到一位精神矍铄、意气风发的老迈太守,贬官密州的他身上似乎看不到一丝低沉与失落,策马扬鞭,率众狩猎,似乎要与射虎的东吴统帅孙权媲美,豪迈之状引来众人追随观望。当满载猎物而归之时,太守酣饮尽兴,不甘年老的他期待能如云中守魏尚一样,晚年受命,继续为国家效力,驰骋疆场,杀敌立功。 四、三句并举——诵读名句,感受精神 多媒体出示三首词作的抒情言志名句。三位爱国文人都借豪放词作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透过这三个抒情言志的名句,你读出了他们怎样的情怀和精神?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报国思亲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爱国报国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忠君爱国 五、布置作业 1.课下搜集文人志士抒发爱国报国情怀的诗词名句,汇集积累成一个爱国诗句专题。 2.选择自己崇敬的爱国志士的诗文和事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赞叹景仰之情。 板书设计 豪迈之词 爱国之心 《渔家傲》——深沉豪迈白发将军报国思亲 《江城子》——昂扬奔放矍铄太守爱国报国 《破阵子》——激昂慨叹赋闲武将忠君爱国 教学反思 一、重组文本,展开同流派、同主题间的联系比较阅读。 将五篇词作重新排序,按婉约闺情和豪放爱国分成两部分讲授。多篇并讲和比较阅读容易变得琐碎混乱,教师可以巧妙地选择几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同与不同。比如此课教学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比较,三首爱国词作朗读感情的处理,三位爱国形象的描述等处设计,问题不琐碎,条理不混乱,学生品析方向明确且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二、用动情地诵读带动细致地品味。 诗歌教学切忌忽略诵读而只究词句,教学生读好一首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教他如何理解诗歌的意蕴和内涵。本课教学中,教师动情朗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想像画面读诗歌,体会情感读诗歌,知人论世地读诗歌,多种诵读方式交替使用,以读带品,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鉴赏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读出诗境。 资料链接 李清照词作的愁情主题 常丽娟 轻拂中华历史的尘烟纱缦,咀嚼古往今来的悲怀愁情,三千年古代文学史河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恐怕当数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了。《李清照词全集》中49首词,几乎都写到了“愁”。究其词作愁情主题,我认为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一、生离死别的惆怅感 李清照多才多艺,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生活十分美满。无奈,结婚不久,明诚即负笈远游。女词人真挚细腻地写下了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思念:“红藕香残玉簟秋。清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上阕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蕴,极为含蓄。下阕“无计”“才下”“却上”,把思念之情渲染到了极点,浓得化不开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