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兰亭集序》导学案共3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导学案共3课时要点

第四单元第课 审核人语文组 时间 201610月18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书序的特点。 2、掌握本文出现的“毕”“修”“引”“次”“是”等重点实词、“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3、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技巧。 4、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1.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 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李世民对其书法更是情有独钟。大费周折从民间得来《兰亭集序》,一再把玩,临逝前又嘱咐用其真迹为自己殉葬。在他看来,羲之之书乃“尽善尽美”,“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太宗对羲之书法是有些偏爱了,然其确有过人之处则是无可争议的。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序的体裁特点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修禊: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暮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等一起谈论志向时,当问到曾皙时,他答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春风沂水、民生和乐大得孔子赞赏。(《论语·先进》)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也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幡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一段最美的时光。又因为修禊,可知是3日,古人在这一天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这是一个吉祥美好的日子! 癸丑( ) 会稽山( ) 修禊事( ) 激湍( ) 流觞( )骋怀( ) 放浪形骸( ) 趣舍万殊 ( ) 一契( )嗟悼( ) 彭殇( ) 6.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自然段): 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第二部分(2、3自然段): 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自然段,在翻译的基础上思考:1、第一自然段,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2、第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 3、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4、第一自然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课文第一段紧扣“乐”字行文,作者为何而“乐”?[来源:Z.xx.k.Com] 研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翻译的基础上思考:,为何而痛? 7.俯仰古今,悲在何处? 8、第三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9、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10、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三课时 【总结概括】 1、找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动词。 2、作者俯仰什么?俯仰的心情是怎样的? 3、思考:作者抒写宴集后的感触,他的抒情基调由乐转痛转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5、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学生举例,互相交流。) 6、为什么说这是一篇书序? 7、试总结本文用到的主要修辞手法。 8试总结本文写作手法。 【课堂练习】 A、说诗的产生: B、说诗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