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造成地表形态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造成地表形态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造成地表形态化的外力作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1

(1)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 A.滩涂海水侵蚀 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 C.三角洲河流沉积 D.冲积扇河水冲积 (2)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侧慢 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C.三峡水库的蓄水,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D.形成沿海低地,可作为滨海宝贵的湿地环境资源 【思路点拨】  本题组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和地表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河口地区为三角洲地形,海岸线的变迁体现了河流携带泥沙的沉积过程。 【解析】 第(1)题,由图示区域形状可知,该区域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地貌类型为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地貌,故C正确;滩涂海水侵蚀和沉积平原海浪搬运,使海岸线朝与图示相反的方向变迁,故A、B错;冲积扇多发生在山区,此处是长江下游平原,故D错。 第(2)题,由图中历代海岸线变迁规律,可推知河流堆积作用使得沿海形成浅滩低地或湿地,故D项正确;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河流在历史变迁中泥沙应北侧堆积,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应快于南侧,故A项错误;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减少了河流下游的泥沙,从而减慢了海岸线向东推进的速度,故B项错;三峡水库蓄水,使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减少,减慢了海岸线向东推进的速度,故C项错误。 【答案】 (1)C (2)D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问题导思】  1.岩浆岩有哪两种类型?其成因有什么不同? 【提示】 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地壳之中,冷却凝结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 2.形成沉积岩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提示】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3.变质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②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 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③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图解法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 A.①③⑤       B.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⑤⑥⑦⑧ (2)从地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  ) A.沉积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 B.变质岩变成火成岩的过程 C.沉积岩变成岩浆的过程 D.火成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 【思路点拨】 火成岩即岩浆岩。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了解各物质形成的地质作用。 【解析】 第(1)题,指向同一种物质的地质作用是相同的。第(2)题,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都可以形成岩浆。 【答案】 (1)A (2)C [图表展示] 教材第57页图2-3-13 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 [解图精要] 由图名可知,本图展现的是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的关系。读图把握以下要点: (1)参与循环的物质形式。 (2)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3)物质循环过程中地表形态的变化。 [图表应用] 1.岩浆岩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哪些地表形态的产生? 【提示】  形成火山或高原。 2.各类岩石要经过怎样的地质作用变成沉积岩? 【提示】 出露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形成沉积岩。 3.完成以下四种不同形式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教材第58~59页案例 【点拨】 结合案例,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叙述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内、外力是地质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 【答案】  1.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是: 2.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说明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如地壳运动使地表抬升形成科罗拉多高原,而外力作用则从相反的方面去改变地表形态,如河流的下切侵蚀,最终导致了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内、外力作用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由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2012·邯郸期中)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解析】 第1题,图中甲为岩浆活动,乙为流水溶蚀,丙为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