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_北京大三阳医院.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型肝炎病毒_北京大三阳医院课件

肝掌 蜘蛛痣 肝病面容 这位女士不是怀孕,她是肝硬化腹水和腹壁静脉曲张 乙肝对患者的生活 造成了全方位的负面影响 自身 社交生活 家庭生活 事业 乙肝对患者自身的影响 60%的患者在得了乙肝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68%的患者觉得自从被诊断为乙肝后精力不如从前 55%的患者担心会发展成肝癌,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1/4的患者认为目前的症状是不可以忍受的 自身 乙肝对患者家庭生活的影响 68%的患者认为乙肝对于自己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59%的患者认为乙肝对自己及孩子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61%的患者认为乙肝对自己和伴侣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生活 乙肝对患者事业的影响 事业 48%的患者在被诊断为乙肝后经常上班缺勤 47%的患者担心单位如果发现他们患有乙肝后会丢失工作 52%的患者因得了乙肝后失去了获得理想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五、HBV的致病机制 免疫低下:HBsAg无症状携带者 病毒变异:逃逸免疫 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为主 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外损伤 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 以细胞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HBV本身无细胞致病性 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1.细胞免疫及其介导的免疫病理反应 特异性CTL的直接杀伤作用 识别肝细胞膜上的HLA-I类分子和病毒抗原 直接杀伤靶细胞 细胞因子的抗病毒效应 细胞凋亡作用 免疫病理损伤作用 细胞免疫具双重性 细胞免疫是彻底清除病毒的主要因素。 过度的细胞免疫反应引起大面积的肝细胞损伤,导致重症肝炎。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有效清除病毒,导致慢性感染。 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单纯的病毒复制并不损伤肝脏 HBV致病的原因 慢性乙肝的本质是由病毒引发的 免疫清除给肝细胞带来的损伤 免疫系统 乙肝病毒致病过程 (一) 传染源 患者、HBsAg(+)携带者 (二)传播途径 母婴(是我国HBV感的主要模式) (三)易感人群 各种传染途径的本质都是 血液传播 医源性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 血液 血液 什么是母婴传播 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 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 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 阴道分泌物而感染; 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等途径,使HBV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 输血(血浆); Ⅷ因子;白蛋白等。 器官或组织移植 医疗器械(有创性诊治);不洁注射;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某些牙科器械消毒不便; 职业接触; 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表明家庭成员中可造成彼此间的传播。其主要通过: 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 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中意义重要 唾液本身就可以查出HBsAg。 口腔粘膜、牙龈的破溃出血可混合在唾液中 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在我国人群中约35-4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 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HB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示除母婴传播外,还存在水平传播。 接吻、共餐、共同工作,共餐共宿舍,大量流行病学工作证明无传染危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蚊虫叮咬不能造成传播:有人已做过研究,蚊体内无乙肝病毒繁殖,蚊叮人无胃内容物吐出,蚊繁殖季节与非蚊繁殖季节与乙肝病毒带率的高低无关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肝炎知识问答 》 工作 拥抱 握手 学习 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认识存在误区 约50%的患者认为”共同进餐”及其它唾液传播方式会传染乙肝。这无形当中给乙肝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易感人群 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高危人群 HBsAg阳性者亲属(新生儿) 医务人员 需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友病) 流行特征 世界性分布:分为高、中和低度三类流行区,我国属高度流行区。 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男性患者和携带者多于女性。 流行特征 婴幼儿期感染多见:慢性化。 但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5岁以下儿童的HBsAg 阳性率降至0.96% (我国HBsAg总阳性率为7.18%, 2005年流调数据) 以散发为主,有家庭聚集现象,暴发仅见于输血后肝炎和血液透析中心。 无明显季节性 。 主要与垂直传播有关 乙肝的家庭聚集现象 (一)谁具有传染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