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1.1 化学与能源教案 (新版)沪教版.doc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1.1 化学与能源教案 (新版)沪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1.1 化学与能源教案 (新版)沪教版

化学与能源 教学目标 重点 能够熟悉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化学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法及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预备知识:化学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了煤、石油、天然气等。 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中含有SO2、NOx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 (3)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热污染 (4)利用煤的燃烧进行火力发电中,能量的转化: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由于转化方式复杂、步骤繁多,造成能量有很大的损失 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化学电源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又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实验现象 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锌片表面变色,长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 化学方程式 Zn + CuSO4 == Cu + ZnSO4 电流计偏转原因 烧杯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这种条件下化学变化可以发生电流,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能量转化的形式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使用化学电源的优点 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大气污染 注意:燃料电池等。 3.废旧电池丢弃对环境的影响 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重金属上,如汞、铅、镉。这些物质泄露出来进入水或土壤,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人体的食物链,最终带来危害。因此务必要正确使用电池,并妥善回收。 三.氢能源 1.氢能源的优点: (1)原料不受限制(来源广);(2)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热值高);(3)生成物不会污染环境。 故称为“绿色能源”。 2.氢能源的缺点: (1)制备氢气的能耗问题(成本高);(2)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安全问题) 3.氢能源的发展前景:要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取氢气,制备高效、廉价的储氢材料。 4.实验室制取氢气 (1)实验原理:通过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通常是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金属镁反应速度过快,不利于收集,金属铁反应过慢 若用稀盐酸与锌反应生成氢气,会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2)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 (3)反应装置: 注意点: 长颈漏斗的下端需伸入垫片以下,形成液封,以及有利于固液可以分离。 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能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C、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节省药品;可以随时向仪器中添加液体试剂 相似的氢气发生装置图(固液制气,不需加热) (4)实验步骤 A.按照实验要求,安装好实验仪器; B.检查仪器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若漏斗中的液面能存在一段水柱,并不持续下降,则说明原装置气密性良好; C.装药品:先将锌粒放在垫片上,打开止水夹后,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D.验纯气体:因为氢气是可燃性气体,进行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进行验纯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朝下,移近火焰,再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示氢气不纯,需要重新收集并验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已经纯净。 E.收集气体:利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F.结束实验:关闭止水夹,产生的氢气无法从导气管中逸出,试管中的气压增大,就会将稀硫酸由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压回分液漏斗中,从而使稀硫酸与锌粒分离,反应停止。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