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70年代中美剧场宗教化倾向之比较.pdf

1960~70年代中美剧场宗教化倾向之比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60~70年代中美剧场宗教化倾向之比较

2013年第2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69期       No.2 2013 JinanJournal(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No.169  【外国文学研究】 1960~70年代中美剧场宗教化倾向之比较 高子文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 1960~70年代的中国和美国剧场,同时出现了宗教化倾向。具体内容为:一,对西方启蒙主 义所建立起来的理性主义传统持否定态度,用非理性或信仰来取代理性;二,反对个人主义,强调用仪式与信 仰来消解个体;三,戏剧的意义突破其美学诉求而进入政治与社会领域,成为试图拯救人,拯救世界的工具。 本文从这几点内容出发,辨析两种不同剧场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各自的内涵。试图通过平行研究的方法,加深 对两者的认识。 [关键词] 1960~70年代中、美剧场;宗教化;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 I1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13)02-0090-06   当代中美戏剧间有着频繁的影响与交流, 少学者看来,“样板戏”同样带有强烈的宗教化 但又彼此独立发展。在1960~70年代,一个不 倾向①。客观地来看,这两种戏剧的宗教化倾 能忽视的有趣现象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戏剧样 向存在且具有以下相同内容:一,对西方启蒙主 式,居然同时出现了宗教化的倾向。这一现象 义所建立起来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传统持 值得关注。 否定态度,用非理性或信仰来取代理性;二,反 法国戏剧理论家安东尼 ·阿尔托(Antonin 对个人主义,强调用仪式与信仰来消解个体; Artoud)痴迷于巴厘岛的宗教仪式,在《戏剧及 三,戏剧的意义突破其美学诉求而进入政治与 其重影》(TheTheatreandItsDouble)一书中,他 社会领域,成为试图拯救人,拯救世界的工具。 呼唤了一种仪式化的类宗教的戏剧样式。他评 尽管美国的先锋戏剧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过 价说:“这儿(指巴厘岛戏剧)有一种我们所不 东方戏剧传统,客观地说,从实际舞台呈现看, 知道的仪式化的姿势的集合,它们看上去非常 这两种戏剧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为什么 精确地听从音乐的指示,但又有超过音乐的那 完全不同的戏剧形式却有着同样的宗教化倾向 些东西,看上去试图环绕思想,将思想捕获,并 呢?这些宗教化的倾向是各自如何被实现的? [1]57 引导它进入某个无法逃脱的体系。” 。20世 产生它们的土壤是什么?它们各自的目的又是 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先锋戏剧家深受阿尔托的 什么?此外,“样板戏”在某些学者的评论中被 影响,试图努力实现他的理想,制作了一批带有 认为是对传统戏曲的大胆革新,而美国先锋戏 强烈宗教化倾向的仪式戏剧。与此同时,在中 剧则一样是打着反抗传统的旗帜。对中西两种 国大陆,“样板戏”主导了整个戏剧演出,在不 截然不同的传统的革新,却同样是选择将作品  [收稿日期] 2012-01-26  [作者简介] 高子文(1984—),男,浙江萧山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戏剧理论、西方戏剧研究。  ① 参见周冰:《样板戏:一种革命叙事象征的类宗教》,载《中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李松:《“样板戏”革命主题的宗教内涵》,载 2010年第9期。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91·  第35卷 第2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