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1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配套新人教版必修3.ppt

4.1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配套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配套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课案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 (1)K值是指环境容纳量,环境条件越优越,K值就越大,达到K值的时间就越长。 (2)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解析】选B。当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时,若环境适宜生存,由于起初种群数量不多,环境条件(食物、空间)优越,天敌少,环境阻力小,种群表现出种群增长速率加快。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增多,环境阻力使种群增长速率减缓,种群表现为“S”型增长,在K/2时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与环境阻力的大小呈负相关,因此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积累有毒物质,导致种群数量最先开始下降,所以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的时间ⅢⅠ=ⅡⅣ。 【互动探究】 (1)上述实验条件设计表示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生存空间。4支试管中酵母菌的起始密度分别为 =103个/mL、 =103个/mL、 =0.5×103个/mL、 =2×103个/mL,即生存空间ⅢⅠ=ⅡⅣ。 (2)试管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怎样的? 提示: 【解题金手指】 利用不同型号的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的数量 (1)16×25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分16中格,每一中格分25个小格。 酵母细胞个数/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400×10 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分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分16个小方格。 酵母细胞个数/mL =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400×10 000×稀释倍数 【加固训练】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 A.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解析】选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氧气的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相同时间取样才能说明问题。应该振荡混合均匀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而不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样。 2.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条件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占优势 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1个细胞周期 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原来的200倍 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 【解析】选C。A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以有氧呼吸占优势。B错误,5小时后,酵母菌数目放大100倍后每格大约是原来的2倍,实际约为原来的2×100=200倍,经历了许多个细胞周期。D错误,题中没有说种群数量是否还会增长,不能判断是否达到K值。 【资源平台】种群存活曲线分析 存活曲线是反映种群个体在各年龄段的存活状况的曲线,存活曲线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所示。 Ⅰ型曲线:幼年期死亡率低,老年期死亡率高,即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平均生理年龄,如人类和其他一些大型哺乳动物。 Ⅱ型曲线:种群各年龄段死亡率基本相同,如小型哺乳动物等。 Ⅲ型曲线:幼年期死亡率较高,但一旦到达某一年龄,死亡率就较低且稳定,如树蛙等。 【典例】(2014·杭州模拟)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 3 90 156 187 132 69 48 46 30 12 13 12 199 死亡 数 (只) 3 6 96 252 439 571 640 688 734 764 776 789 801 1 000 存活 数 (只)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年龄 (年)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数据来源于存活数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Ⅲ)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解析】选B。由表中数据转化成存活曲线图,横坐标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画出存活曲线可看出,刚开始曲线下降较快,之后曲线下降较慢,然后下降逐渐变快,最后与横轴相交,所以存活曲线呈凸形(类型Ⅰ)。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野山羊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