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_语文_高中_张子兵_3707820001 导入: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我们走近《烛之武退秦师》去验证一下言辞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说辞。 3、情感目标:探究烛之武的形象。 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测 自读课文,注意预习中划出的重点的字、词、句。 在预习时,我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字词的疏通,老师已经要求大家将自己积累的文言基础知识分类做成课件。下面请分组展示你们积累的成果。好,哪个小组先上讲台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学生分组派代表展示成果,教师随机评价、点拨、归纳。 本课中应该积累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大体有以下内容: 1、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句末语气词) 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秦伯说???????? (说,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此为使动用法,使……增加) 2、古今异义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把…作为;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3、重要虚词 “而”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在本课中它一共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意思用法: 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4、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撤退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做动词,当作边邑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做动词,从属二主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 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 佚之狐言于郑伯 省略句:敢以烦执事 课件显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齐读课文,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每段内容。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二、文本探讨 其中第三段是本文的中心段落,下面请同学读第三段,看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师的。 学生讨论。 然后,教师引导、点拨学生理解说辞的内容,分出说辞的层次,体会烛之武的辩才。 烛之武的说辞共124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①郑既知亡——以退为进。 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邻之厚,君之薄也——。 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诱。 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 ④君之所知也——。 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 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 站在对方立场,分析利弊, 揣摩对方心理,以利相诱, 利用双方矛盾,挑拨同盟。 三、小组讨论 默读全文,结合文本,思考烛之武人物形象。 (1)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