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素迁移的一般规律课件
一、水的结构及水溶液的基本性质 由于水偶极分子间的分子键强大,使水具有较高的溶点(冰点)和沸点。而其它分子化合物如CO2、SO2、CH4、NH3、H2S、HF、HCl等的溶点与沸点都低得多。这样就使水成为地球化学体系中唯一的重要液相流体。而其它的分子化合物都是呈气相存在,或成水溶液中的溶解物。 水的沸点与水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随压力的增加,沸点不断增高,而随着温度的提高,水的密度不断降低。高压条件下的高温水遇到压力骤降时,水将发生沸腾、汽化而导致温度骤降,这在地球化学热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温度与压力超过临界点时(374.15℃和221×105 Pa),水转化为超临界流体,不再有两相平衡。此时液体的密度主要决定于压力。 常温常压下中性水pH=7,天然水中pH值可变动在0.8到11之间。 水的解离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0℃时〔H+〕×〔OH-〕=10-12,于是100℃时中性水的PH值为6。 由于水是偶极分子,使水具有很大的介电常数(物质保持电荷的能力 ),常温常压下水的介电常数高达81,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在水中将比在空气中降低81倍,这导致离子键化合物在水中极易溶解。与此相反共价键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则很小。 二、气体分子在水中的溶解 地表水直接与大气圈接触,N2、O2、CO2、Ar、He等气体都能部分溶于水中。随水质的不同,以及温度、压力等变化,溶解于水中的气体与气圈中的气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一些有机物富集的沼泽水中,常有CH4、H2、H2S等还原剂气体存在。 不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不相同,这与气体分子的成分及结构有关。单原子气体(惰性气体)及同核双原子分子气体(N2、O2、H2)都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 异核多原子分子气体(如,SO2、H2S、NH3)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这类分子的键中有离子键成分,在水中能发生解离,而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且许多气体分子本身又是偶极分子,这样溶于水时与水分子能发生较大的放热反应。 HF及HCl的气体分子都是极性分子,键中离子键成分高,电负性差值为1.9及0.9,化合价又都是一价,因而它们在水中解离度较高,从而导致在常温常压下,HF的溶解度为35.3%,HCl为42%。所以水溶液中可有大量的Cl-和F-离子存在,尤其是Cl- 在地表水及矿物的气液包裹体中含量都很高。 CO2和SO2溶于水中都能形成含氧酸H2CO3及H2SO4。前者为弱酸,后者为中强酸,所以它们的溶解度比同核双原子分子要高。而SO2又比CO2高50倍。这里还有分子的极性因素,因为CO2为非偶极分子,O-C-O键角为180°,而SO2为偶极分子,O-S-O键角为120°。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体系中异核多原子分子的溶解度增长序列为:CO2,H2S,SO2,NH3,HF,HCl。所以与水溶液平衡的常见气相为CO2及H2S,而HF及HCl等分子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水转变为水蒸气时,才能大量呈气相出现。 气体的溶解还受温度与压力的控制及水中其它组分的影响。温度增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在固定温度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力的增加成正比。被溶解的氧气是水中能够有生命体的基础,也是地球化学作用中许多氧化反应的条件。构造运动中压力变化很快,这对水中气体的影响很大,例如构造裂隙的发生,压力骤降,将导致气体从水中迅速逸出。 随电解质浓度的增高将降低气体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此外,与水分子能形成水化物及发生电离现象的气体分子,水中溶解气体的实际浓度,还受气体分子间及气体分子与溶液离子间化学反应的控制。 三、元素在水溶液中的迁移 1. 水中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盐类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呈中性分子及离子状态。例如,方解石在水中溶解后极少量呈CaCO3,大多数由于水的介电常数很大,而成Ca2+及CO32-离子状态。 随着元素的电价增高,或化学键成分中共价性增强,化合物的解离程度迅速减小。例如 Fe(OH)3→Fe3++3OH- 的解离程度就很小,其溶度积为4 ×10-40,(25℃,101325Pa),所以溶液中Fe(OH)3是主要的存在形式。 元素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取决于元素本身的性质,如离子的电价、半径、电负性等。 电价低、半径大的阳离子(碱金属、碱土金属)在水中争夺O2-的能力比 H+弱,它们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其它盐类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后,呈自由阳离子形式存在。 化合价高、半径又小的阳离子(B3+、 C4+、N5+、Si4+、P5+、S6+等)争夺O2-的能力比H+大得多,所以一般与O2-能结合成稳定的酸根CO32-、SO42-、PO43-等,因而在水中呈酸根离子团形式存在。 2.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控制因素 对于电负性很大的金属元素,例如Cu、Ag、Hg等,由于它们形成的化合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0万吨年MDI项目(和山巨力化工)环境影响报告.pdf
- 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合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高中名校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2025.pdf VIP
- 2025高考语文60篇古诗文原文+翻译+赏析+情景默写.pdf VIP
- 掺合料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安徽A10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检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家庭音乐室另辟蹊径.pdf VIP
- 外加剂掺合料试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