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上倾尖灭型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主要是与沉积物的相变有关。 造成粗碎屑物向上倾方向相变被封闭而成藏 。 (三)、与白云岩化和溶蚀作用有关的岩性油气藏 白云岩化作用使离子半径较小的Mg2+取代离子半径较大的Ca2+, 从而使局部储集空间变好。形成气藏。 白云岩化的同时还常有大量溶蚀空洞,形成较好的岩性油气藏。 * * 根据圈闭形成的条件和生产上使用的习惯,可以将圈闭分为三大基本类型和一复合类型,每一种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亚类和具体形式。油气藏的分类和命名既是在上述圈闭分类方案基础上定义的。 圈闭及油气藏分类 第六章 圈闭和油气藏各论 大类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水动力(流体)圈闭 复合圈闭 1.背斜圈闭 2. 断层圈闭 3. 裂缝性背斜圈闭 4. 刺穿圈闭 1. 岩性圈闭 2. 不整合圈闭 3. 礁型圈闭 4. 沥青封闭圈闭 1. 构造鼻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 2. 单斜型水动力圈闭 3. 单独(完全)水动力圈闭 1. 构造-地层复合圈闭 2. 流体-构造复合圈闭 3. 地层-流体复合圈闭 4. 构造-地层-流体复合圈闭 亚 类 圈 闭 分 类 系 统 表 第一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 凡是储集层顶面发生局部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即称构造圈闭,其内聚集油气后称为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刺穿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圈闭和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顶面拱起而形成的圈闭,油气在背斜圈闭中聚集即形成了背斜油气藏 。 老君庙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的类型 胜利油田坨庄——胜利村滚动背斜油气藏 逆牵引滚动背斜成因示意图 江汉王场油田底辟油藏平剖面图 背斜的成因不同,其形态各异,其闭合度和闭合面积也差异悬殊。 但背斜圈闭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背斜圈闭向下往往垂直延伸较大厚度的沉积岩层,在较深的储集层中也能形成圈闭。 注意:背斜圈闭向下虽可延伸较大厚度,但由于各种原因,褶皱的各种特征及其构造高点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特点是油气勘探工程部署所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造成构造高点变化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二)背斜圈闭的特点 中间地层厚度发生变化,区域性地层倾斜时,不同地层的构造高点位置就会不同。 1. 中间地层垂距的变化: 2.多期重复褶皱作用:因多期重复褶皱作用,造成老地层褶曲度大,新地层褶曲度小,褶曲度随深度的增加向下增加,构造高点位置也会变化。 3.不调和褶皱和刺穿褶皱作用:当坚硬岩层与脆弱岩层互为上下层时,由于它们的褶皱变形情况差异很大,从而造成不调和的褶皱形态,其构造高点也不一样。 4.不整合前的变形:被埋在不整合面以下的褶皱,在地面上多半是看不出的,但向下却变成了褶皱,其构造高点也发生了变化。 5.不对称褶皱作用:自然界不对称褶皱很多,不对称褶皱的结果也会使同一背斜,不同层位的构造高点随深度的增加向平缓的一翼位移。 6.上冲逆掩断层:上冲逆掩断层的上下盘构造形态常不一致,构造高点易于变化,下盘构造复杂,上盘简单。 1. 含油层系在油藏范围内分布广泛,储油物性相对稳定。 2. 油气聚集严格受背斜圈闭的控制,超出圈闭即不含油,且轴部含油气一般较翼部好。 3. 构造大多数较完整,同一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而上下不同层的油藏各自保持独立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4. 油气藏上下均为不渗透的岩层所限。 5. 一般情况下,油藏中油水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但也有一些油藏的油水接触面是倾斜的,甚至移至背斜的侧翼,形成悬挂油藏。 (三)背斜油气藏的特点 悬挂油气藏成因示意图 二 断层圈闭和断层油气藏 (一)、断层圈闭形成机制 凡是在储集层上倾方向,有时也包括旁侧各个方向被断层所封闭的圈闭即为断层圈闭。 聚集了油气的断层圈闭即为断层油气藏。 我们知道,不是任何一条断层都有封闭性的,决定断层封闭性的因素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1.断层带是紧密的: 只有断层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