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S-8011防区扩展模块-深圳市安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DM-08防区扩展模块
ADM-08 8防区报警模块是具有总线通讯功能的防区扩展设备,自身带有一个报警输出。
1. 规格及参数
描述 ADM-08 8防区报警模块 尺寸 8.5厘米 x 8.5厘米 x 4.5厘米(长x宽x厚) .5 ∽ 15伏 工作电流 20毫安 报警电流 100毫安 防区 可接入8个常闭(NC)或常开(NO)探测设备 报警输出 常开(NO)/常闭(NC),24V/3A。 联网功能 可与AS系列报警主机连接
2. 与报警主机接线说明
● 接线说明:如果与主机共用电源,将 “红、绿、黄、黑”4个端子分别与主机的 “红、绿、黄、黑”4个端子相连;如果不与主机共用电源,将 “绿、黄、黑” 3芯线分别与主机的 “绿、黄、黑” 3端子相连,将 “红、黑” 2芯线与自己的电源正、负极相连。
● 在同一台报警主机上使用时,每一个报警模块有自己的唯一地址,不能与其它报警模块的地址相同。地址范围及设定,请参考报警主机的安装或使用手册。
3.与探测器接线说明
ADM-08 8个防区均可以与常闭或常开探测设备相连,连接必须在探测设备的一端串联(常闭)或并联(常开)一个10K欧姆的线尾电阻(该电阻作为报警模块的附件配套提供)。接线示意图如下:
4.与警号接线说明
ADM-08带一个报警输出,因为采用继电器控制,可接大功率的警号,可驱动最大2A设备。警号的(+)极与+12V电源的(+)极连接,警号的(-)极与ADM-08的“报警输出”端口的“常开(NO)”连接,同时将ADM-08的“报警输出”端口的“公共端(C)”与电源地(-)极连接。接线如左图:
5.指示灯说明
● 通信状态指示灯说明:
1) 常灭:模块电源不正常。
2) 常亮:模块通信不正常。
3) 闪烁:(1秒钟闪1次),模块通信正常。
6. 地址编码开关
在将ADM-08接入系统使用时,必须对其进行地址编码,编码通过编码开关进行设置,地址编码采用2进制编码方式。
编码开关按顺序排列设置二进制地址。
例如:某防区扩展模块的编码为11;对应的位二进制数为在地址拨码开关对应的顺序为8-1(即高位为8,低位为1)。8,7,6,5,3位不动, 1,2,4位拨到”ON”一边。地址编码表见附表。
附:地址编码表
注意:请按照本安装指南进行安装;在连接ADM-08之前请先断开系统电源。
ADM-08使用说明书 深圳市安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5-2三角波锯齿波信号发生器.ppt
- 6000E型16插槽,以太网数据和控制接口机箱.PDF
- 6.3.1光外差检测的空间条件.ppt
- 64位微处理器-欢迎来到-中南大学.ppt
- 6、投标人资质要求-吉林文投集团.doc
- 555定时电路及应用.ppt.ppt
- 6σ管理者课程.ppt
- 6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doc.doc
- 7.1数字信令数据链路-Read.doc
- 7.1电磁兼容的概念.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