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经营方式) 1、原因 2、概念 3、发展历程 产生 —— 发展 —— 普遍化 战国——宋代以后——明清 明朝晚期,很多农民因生计困难,迫于无奈把土地卖掉。当时民间的土地买卖一般由卖方委托中介人寻找买方,三方一起议定价格,写成合约,三方签字画押,合约即可生效。 1、原因 2、概念 3、发展历程 4、影响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 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经营方式) 1、原因 2、概念 3、发展历程 4、影响 5、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经营方式) 阅读思考: 材料一:佃户见田主,略如主仆礼仪。 ——《畿辅通志》 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 ——《大清律例》卷二八 材料三:(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俱以凡人科断。 ——《大清律例》卷二八 据以上清代史料,说说租佃农民与早期 “佣耕”农民有何不同,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 意义。 明清以来:依附关系减弱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 表现——契约纳租方式确定,农民生产 积极性提高,雇佣关系的出现, 农民身份更加自由。 影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以前: 地主——佃户(部曲) 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 人身依附关系——租佃契约关系——没有契约的雇佣关系 5、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地租形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从最早的井田制、名田制、王田制、屯田制、占田制到均田制,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力。 材料一: 我国城、乡人口比是1:3(大约25:75),即中国农民占中国国民总数的75% ;而城、乡财富拥有比例是96:4,即中国农民人均财富拥有额仅为城市人口的1/ 72,用百分比显示是1. 38% 。这个1. 38% ,充分说明了:相比于城市人,农民真正是一贫如洗的。 材料二: 我国宪法作了这样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农户使用和经营的宅基地和承包地、承包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集体土地实行征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特别是农村,集体和农民不得私自改变土地的用途。 材料三: 农民的心态是既想离开土地,又要守住土地,既不愿种田,又不能不种田,受这种心态支配,自然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有的粗放耕作,只保口粮和地税,不愿在改良土地方面下本钱。有的农民虽另有职业,但不能不留后路,准备一有变故就归田还农。大批农民工进城就业,但很难落下常住户口,随时有被遣返风险,这种事实给出的信息就是,作为农村人留下一块土地是必要的,需要把它当作家庭保险依靠。 有学者认为,束缚当前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使农民贫困的根源在于当前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因而主张废除它。从历史经验和当前中国国情看,你同意吗?为什么? 请将你的想法谈谈。 拓展 思一思,论一论 三个子目一条线索贯穿本课的学习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 方式的变化 课文解读: 我来谈一谈看法 我国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的原因何在? 这种趋势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 生产自主性高,表现在选雇主和支配产品方面。因此生产积极性较高。促进农业发展。 能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也能促进商品积极发展。 课堂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