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汉字的构造.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漢語通論(五) 漢字的構造 一、學習重點與難點 把握漢字結構的規律,根據字形分析字義。 二、引論 中國的文字學家主要是憑字形來辨別字的本義的,這是因爲漢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文字,字形和意義有密切的關係,分析字形有助於對本義的瞭解。我們學習古代漢語,有必要瞭解漢字形體的構造。 三、六書 關於漢字的形體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周禮·地官·保氏》:“保氏(官名,掌教育)掌諫王惡,而養國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這是最早提出“六書”這一概念的文獻,然而這裏並沒有解釋“六書”的具體內容,只認爲它是六藝之一。鄭眾的注卻指出了六書的具體內容:“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許慎《說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由此看來,漢代三家對於六書的解說基本上是相同的。清代以後,一般人於六書的名稱大致採用許慎的(只有形聲有時也稱諧聲),於次序則採用班固的。這樣,六書的名稱和次序如下所示:   (1)象形 (2)指事 (3)會意   (4)形聲 (5)轉注 (6)假借 下面分別舉例闡述六書的造字之由。 3.1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iéqū,彎曲),日月是也。就是描摹事物的形狀,把事物的輪廓或特徵描繪出來。 日:甲骨文作 ,金文作 ,《說文》古文作 ,小篆作 。字形皆象太陽之形。 月: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皆象月亮之形。月圓時少,缺時多,所以畫上下弦月時的半月形(上弦農曆每月初八九,下弦農曆每月二十二和二十三)。 雨:甲骨文 ,金文 ,《說文》古文作 ,小篆作 。《說文》:“水從雲下之也。—象天,冂象雲,水霝(líng,降雨)其間也。”雨大成直線,雨小成點滴,均象下雨之狀。 泉:甲骨文作 或 ,小篆作 ,均象水流出成川形,其義爲泉水,水源。 魚:甲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皆象魚之形。且魚尾與燕尾相似。“燕”的小篆作 。 牛:甲文作 ,小篆作 ,象牛頭角形。 羊:甲文作 ,小篆作 ,象羊頭角尾之形。 馬:甲文作 ,小篆作 ,《說文》:“馬,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 鹿:甲文作 ,小篆作 ,《說文》:“鹿,獸也。象頭角四足之形。鳥、鹿足相似,從匕。” 鳥:甲文作 ,小篆作 ,象鳥有喙、頭、羽、尾、足之形。 象形是一種最簡單的造字法,很難用於表示意義抽象的或沒有具體形象的概念,顯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它爲指事,會意,形聲字的構造創造了基礎,因爲指事、會意和形聲字很多都是在象形的基礎上造出來的。 3.2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視而可識”是指一眼看去就可以認識大體;“察而可見(一作察而見意)”,是指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個字的意義所在。它與象形字的區別在於:象形字是具體形象的描繪,而指示字卻包含了抽象的指示事物的符號,甚至全由抽象符號構成。 上:甲文作 ,金文作 或 ,小篆作 ,意思爲“高也。”—表示水平線, 表示出於水平線之上,故爲指事。“下”的寫法與此正好相反,表示低於水平線,故意思爲底下,下方。 立:甲文 ,金文 ,小篆 ,均象人立於地上之形,因此指事。 (大)就是人,—表示地。 甘:甲文作 ,小篆 ,《說文》:“甘,美也。從口含一,一,道也。”“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既然含於人口中,即是甘美之物,由此指事。 天: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說文》:“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王國維《觀堂集林》:“古文天字本象人形。……本謂人顛頂,故象人形。……所以獨墳其首者,正特著其所象之處也。”“天”的本義就是指人的頭頂,故下面爲人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