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政策学课件第六章粮食问题及粮食安全政策课件
耕地质量培养 良种优化布局 农业科研 5 中国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的衡量指标 粮食自给率 粮食储备水平 人均占有量 粮食产量波动系数 低收入阶层粮食保障 水平 7 中国目前的粮食政策 直接补贴政策(2003年开始) 最低收购价格政策(2005提出对三种稻谷实行) 良种补贴政策(从大豆开始试点,2005年) 农业公共投资政策(科技、基础设施、教育) 案例:江苏省粮食补贴 结合案例讨论: 设计一个良种补贴效果调研方案 良种补贴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政策失效? 1990年后为第三阶段,以国家建立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为标志,主要包括战略储备、备荒储备、后备储备(专项储备)、周转储备(商品储备)和农户储藏,标志着中国粮食储备体系向现代储备制度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5.2 突出中央储备的龙头主导 在进一步完善中央战略专项储备与调节周转储备相结合和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的前提下,要突出中央储备的龙头主导地位,主要承担战备储备、备荒储备和后备储备功能。中央储备的重点在于后备储备,周转储备要逐步下放给地方储备承担。 中央储备粮以原 粮为主,吞吐时间因事 而异,但轮换周期至少 要保证在1年以上,其 中,战略储备和备荒储 备3年以上,后备储备 2-3年,周转储备1-2年。 一个国家粮食的后备储备量(y)可用下式估算: Y=abx/c (4) (4)式中,x为人口数量,a为人均年口粮消费量,b为FAO粮食最低安全储备标准参数(17-18%),c为粮食生产的国情系数,可以用一定时期内粮食丰产年数所占比值来代替。 按我国人口为13亿、人均年口粮消费量为183公斤和粮食生产国情系数取0.75(45/60)计算,我国粮食的后备储备数量的底线应不低于5392-5710万吨。这样一个后备储备规模,既可平抑一般年际间因气候等因素造成的粮食产量波动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情况,又可减少公共财政支出,节约成本。 5.3 强化地方储备的骨干作用 地方粮食储备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辖区内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要强化地方储备的骨干作用,逐步加大承接中央储备中的周转储备任务,改变中央储备规模远大于地方储备的现状,以利科学、迅速地应对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粮荒或突发事件,将粮食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科学预测下季或下年度丰歉的前提下,粮食地方储备的轮换周期可以缩短至半年,其中,后备储备1-2年,周转储备1年以下。 由于粮食市场供应紧张首当其冲的是成品粮,所以地方储备中要加大成品粮储备规模,经得起市场抢购潮冲击。 地方粮食储备分 省级和市(地)县级两 个层次储备,各自承担 辖区内相应的粮食储备 任务,其中设区的市或 地区只负责市区粮食储 备。地方粮食储备要以周转储备为主,充分发挥周转储备巨大的缓冲功能。 省级和市县级粮食储备数量仍可用(4)式进行估算,现阶段全国省级和市县级粮食储备总量皆为5400-5700万吨,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总量合计约为16200-17100万吨,这个估算指标与国家粮食中长期规划相一致。 为了落实和巩固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必须做好与粮食储备相关的轮换、采购、加工、供应等工作,努力探索建立储备粮源生产基地的途径,保证储备粮源的数量及质量。设区的市、地区或粮食主销县市的粮食储备要按实物储备,粮食主产县市可以探索实施粮食储备的货币化,逐步建立粮食储备基金制度。 5.4 巩固农村储备的基础地位 我国农村储粮数量巨大,据调查估计,约有50-60%的粮食储藏在农户家中。农户储藏粮食数量的总和称为农村粮食储备,它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粮食供求矛盾、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诸多因素的 影响,我国农村粮食储 备还存在一些问题:储 粮损失和浪费数量大, 约占粮食总产的6-8%; 失地农民无粮可储,外 出打工农民不再储粮; 农村储粮总量在下降等。 为化解上述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议将农村储粮划归农业部门管理,将农村储粮技术指导纳入其公益性服务范畴,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二是加强农村储粮适应技术、装备和药剂的研发和推广,提高绿色储粮技术的普及率,减少储粮损失,提高储粮质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