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2.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2

浅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2 夜幕下篝火跳跃,明亮刺眼。老猎人摇动手中的萨满鼓,迈着质朴的舞步,寻找最后的山神。一人、一鼓、一生信仰。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用镜头记录了一位鄂伦春族老猎人山林狩猎四十余载,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林木减少和猎物消失的真实故事。这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拍摄的纪录片通过深刻的主题表达,缜密的结构处理以及细致的人物形象刻画,将真实与艺术完美结合,为观众呈现出一道富有美感的视觉大餐。 一、穿梭在画面中的深刻主题 影片由老猎人凿树画山神的全过程特写为开头,使观众通过老猎人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感受他的虔诚,体会到山神在他心中的特殊地位。紧随其后于屏幕中心加速放大的红色标题“最后的山神”,其醒目的色彩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背景那尊简易描绘的山神相互照应;同时,背景音乐音色低沉音量渐大,哀伤凝重,与“最后的”相联系;片名经过多角度立体化处理,使主题更加突出,加深了观众对片名的理解。为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影片中穿插了七处山神的特写,或说明老猎人每到一处便凿一尊山神,与旁白相呼应,更显形象真实;或老猎人与其他猎人祭拜山神的场面,其中有老猎人载物归来感谢山神的场景,也有祈求山神赐予他们食物和力量的场景。特别是最后一个特写,镜头对准趴在树桩上沉默的老猎人,此时旁白声起:“有一棵刻着山神的树被砍断了,他觉得像是自己被砍断了一样;他不由得承认,山神离他越来越远了。”男低音配合空灵的洞箫,道尽了猎人内心的空虚和痛苦,使观众的内心为之升起一丝悲凉。老猎人的心绪触动了观众的情感,这正是影片的成功之处。山神的形象伴随着不同的事穿梭在影片之中,使影片不离主题且意境深远。 二、交织在影片中的缜密结构 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不是记流水账似的描述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而是通过张弛有度的结构构成影片的叙事股价,使逻辑清晰且不贫乏呆板。《最后的山神》将这一点处理的恰到好处。全片以时间为讲述顺序,纵线是冬夏两个季节的时空变换,横线是白昼和黑夜的不断交替。毋庸置疑,不论什么时节猎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狩猎。冬夏两季利用远景拍摄,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冬季一片雪白,夏季满目葱茏。这样的画面不仅向观众昭示时空的变换,富有印象画风格的色调更是平添几分美感,不禁让观众为自然美啧啧称奇。老猎人夏日撑桨弄波闻猎声,冬日骑马踏雪寻猎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此平淡无奇的生活引得观众今昔对比,即使已隔二十年,那种恬淡不争的惬意仍是人们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猎人的生活也因猎物的减少开始变得拘谨,观众也不免为其将来的处境担忧,联想到当今城市化变迁之快和自身的不适应,不免与之困窘产生共鸣。 三、填充在情节里的典型人物 影片的主人公是中国境内最后一位萨满。他有着自己的坚守和信仰:信奉山神,以狩猎为生。影片通过多个角度对他的形象进行塑造。首先是镜头塑造。比如夏季猎人划着桦皮船狩猎,通过逆光将人物黑色的剪影镶嵌在朝晖中,表现猎人对满载而归充满期待。再如拍摄老猎人与族人一起制作桦皮船的全过程,其初衷不在于介绍说明船的制作方法,而是侧面衬托猎人们的心灵手巧,技艺超群。其次是猎人的语言。影片基本上采用同期声以增加画面的现场感。例如反复出现的猎人祭拜山神时用的族语,他吹桦皮筒模仿驼鹿的叫声和他时不时发出的沙哑的笑声。使观众时而陷入围绕主题的深思,时而被他逗乐,使猎人的形象更为丰满。值得一提的还有对猎人老伴的形象塑造。譬如老猎人跳萨满舞时身体摇晃不稳,她急忙上前轻轻搀扶,以及她精心为老猎人做饼,烧热水,还用多余的桦皮做精致器具。她言语甚少,却能让观众感受到她对老伴的爱与支持,这也是影片中情感彰显的细腻之处。 真实的讲述与艺术的表现手法融会贯通,是讲述老猎人的故事,更是揭示事态沧桑。《最后的山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纪录片。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