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囧》财务分析课案
《泰囧》的盈利囧不囧? — 电影制片企业的损益分析2013-2-18 12:17|?发布者:?Movchat|?查看: 557|?评论:?5|原作者: 钟朝宏|来自:?中国会计视野值此蛇年来临之际,利用寒假,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嘿咻嘿咻的干活,终于写完了这篇长文。需要慢慢看的。有啥用?打算做教学用的案例分析。主要用于利润表的讲解,也涉及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务分析、成本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敬请各位朋友指点、拍砖!《泰囧》的盈利囧不囧?——电影制片企业的损益分析目录1.《泰囧》的盈利之争... 22.《泰囧》的收入分配... 33.片商的成本和毛利率... 43.1片商的成本构成项目... 4附录:影视行业内幕多... 53.2上市影企的毛利率... 63.3票房投资比与毛利率的关系... 73.4大片的票房与投资... 84.片商的费用、税收和净利... 94.1营业税... 104.2宣发费用... 104.3企业所得税... 114.4坏账准备... 124.5净利润... 125.点评公司公告和券商研报... 135.1点评公司公告... 135.2点评2.7亿... 135.3点评估值... 14讨论... 141.《泰囧》的盈利之争电影《泰囧》,你看了吗?我看了。好看吗?我觉得不错。我家不到十岁的娃娃,和七十多岁的老奶奶,都觉得好看。至于是不是“三俗”,就顾不得了。《泰囧》票房已过12亿,拿下中国电影史上的国产片票房冠军(那些具体数字我就不啰嗦了),确实了不起。这对其出品公司“光线传媒”(股票代码:300251)当然是重大利好,因此引来股市一阵热炒。呵呵,据说股民最爱国,因为国家大事都会影响股市涨跌。以此类推,股民还很文艺呐。可惜,赚钱的股民未必能把其中的数字分析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2013年1月18日,光线传媒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28万元~31,6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80%”。随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认为其业绩低于预期。更有媒体以“《泰囧》票房被缩水,光线传媒上亿净利失踪”为题,质疑“此举或为平滑利润”。1月24日,光线传媒又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司不存在媒体报道中票房缩水、利润失踪情况”。争论的焦点在于,《泰囧》能给光线传媒带来多少回报?《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引用了北京高华的研报观点,“《泰囧》于2012年为光线传媒带来的分账收入为3.7亿元左右,税后利润2.7亿元”。但光线传媒认为,…按照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减去2012年三季报披露的前三季度的净利润1.36亿元,则可得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为1.45亿~1.80亿元。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把争论中涉及的损益项目一个个列出来,再逐一讨论吧。数据来源都是公开资料,尤其是光线传媒披露的信息。谁叫你要上市呢?不得不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了。请注意,表1做了六次减法。前面两次减完,才是光线传媒的收入。其中的数字,大多是一个个估算,再填进去的结果。表1.《泰囧》对光线传媒2012年利润表的影响分析编号项目名称金额(亿元)说明1(一)票房总收入9.84当年结算的部分2减:电影专项资金0.49205%3营业税及附加0.33063.36%4(二)可分配总收入9.0174制片企业和影院共享5减:影院分账收入5.3174倒推数6(三)光线传媒收入3.7按光线传媒公告计算保守估计乐观估计7减:制作成本1.9240.925按毛利率倒推8(四)毛利1.7762.775各按毛利率48%和75%估算9减:宣发成本0.9250.925按(三)的25%测算10(五)税前利润0.8511.8511所得税0.212750.462525%税率12资产减值损失0.11100.1110计提坏账准备3%13(六)公司净利润0.527251.276514减:主创的收益0.05270.1276主创享有10%的股份15(七)股东净利润0.47451.14892.《泰囧》的收入分配第1项,是票房总收入中作为2012年收入的数字。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部电影的票房总收入。这是什么都没扣除的数字,无疑看起来比较大。不过,这些收入首先要被“时间”砍一刀。这就是“会计分期”的作用。项目损益不等于期间损益。一年之中,公司有多部电影投放市场;一部电影,不一定只在一个会计年度之内放映。期间损益是多部电影的损益总和;而一部跨年放映的电影在一年确认的损益仅仅是项目损益的一部分。这一刀怎么切呢?会计是个讲规矩的行当。上市公司要执行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几个条件。光线传媒在澄清公告中说到,“公司确认收入一般根据各院线每天报送给公司的结算单,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收到的票房结算单金额为9.84亿元”。这个数字跟券商估计的10亿元,也相差不大。第2项,是电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