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病害(PPT 92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幻灯03 A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第一章 水稻病害 RICE DISEASES 本章学习重点: 1. 水稻病害的种类和危害; 2. 稻瘟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3. 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4. 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5 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在我省稻区暴发,损失较大。 第一节 稻瘟病 RICE BLAST 一 .症状 Symptom : 二 .病原物( Pathogen):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灰色大角间座壳 Magnaporthe grisea ,属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 无性态为稻梨孢 Pyricularia oryzae, 属半知菌亚门梨孢霉属。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品种抗病性 气象因子 栽培条件 地理条件 品种的抗病机制 一般株型紧凑,叶片水滴易滚落,可相对降低病菌的附着量,减少侵染机会。 寄主表皮细胞的硅质化和细胞的膨压程度与抗侵入、抗扩展的能力呈正相关。 另外,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抗扩展的一种机制。 六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是: 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 第二节 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 水稻纹枯病属世界性病害。我国发生普遍。发病后叶片枯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轻,秕谷增多,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达50%以上。目前已成为我国水稻的发生面积最大的病害。 一 症状 Symptoms: 危害时期 危害部位 症状类型 症状特点 病征 二 病原菌 Pathogen 1 学名及分类: — 有性态为佐佐木薄膜革菌 Pellicularia sasakii, 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 — 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 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四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纹枯病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在什么条件下容易流行? 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受菌核基数、气象条件、稻田生态、种植密度、水稻抗病性特别是水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如何来防治水稻纹枯病? 防治纹枯病的策略是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施用化学农药和生防制剂。 三 侵染循环 Diseases cycle 2 侵入与发病(infection): 病菌从叶片的水孔和伤口、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侵入到达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大量增殖,一般引起典型症状。病菌从茎基或根部的伤口侵入后,通过在维管束中增殖再扩展到其他部位,引起系统性侵染,使稻株出现凋萎型症状。有时秧苗虽被感染但不显症,成为带菌秧苗。移栽后,条件适宜时即可成为大田的发病中心。 四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水稻白叶枯病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此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气候因素、栽培条件与耕作措施等。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是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4.药剂防治 目前常用的杀菌剂有: 20%叶青双(噻枯唑)、20%龙克菌(叶青双铜络合物)、25%叶枯灵及10%叶枯净(5-氧吩嗪)等; 中生菌素: 秧田期可用中生菌素浸种(用量100mg/kg),大田期可用中生菌素喷雾(用量15mg/kg)。 2. 传播: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都可借气流传播,侵害花器和幼颖。在北方稻区一年只发生一次,在南方稻区则以早稻上的厚垣孢子为再次侵染源侵染晚稻,或早抽穗的水稻上的厚垣孢子可能成为迟抽穗水稻的侵染源。 3. 侵染:病菌在孕穗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则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和果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增殖,并形成孢子座。病粒则在水稻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出现。 四 流行条件 Epidemiology 品种抗性: 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抗性存在较明显差异。 ——矮秆、叶片宽、角度小、枝梗数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楼层服务员岗位职责.doc
- 楼盘命名--房地产营销利器.doc
- 楼宇自控节能分析报告.doc
- 概率应用举例课件(PPT 15页).ppt
- 楼脚手架搭设方案.doc
- 概率课件(PPT 19页).ppt
- 概论作业-如何看待贫富差距.ppt
- 槐乡的孩子课件(PPT 22页).ppt
- 模 拟 联 合 国 培训咨询资料.doc
- 模具刮削、研磨和抛光.ppt
- 计算机专业自荐信(32篇).pdf
- 以STEAM教育理念促进小学音乐学科跨界融合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主题活动历史文化名人足迹追寻活动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国饮食民俗》课件.ppt
- 未成年人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薪酬管理体系设计流程.pptx
- 高中音乐教学中跨文化音乐元素的融合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高中数学课程中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学习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化教学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Java程序设计任务式教程》课件 503 数组的常见操作.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