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往道先生翻译美学风格探究
丁往道先生的翻译美学风格研究 摘 要: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纷繁卷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神话乃是先秦民众对于古代社会一种美好想象和追惜,并且通过口传,世世代代的传下来。神话也是先秦民众对古代民众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先秦神话故事的一部分,昭示了女娲作为中民族的始祖,为了人类的和平安宁,做出了丰功伟绩。这也体现了先秦民众的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关键词:女娲;美学;缺失;补偿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143-03
丁往道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力主在中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丁先生生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来弥补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不足,从而为这些学生在做翻译实践打下良好的双语基础。丁先生身体力行翻译了《中国神话及只怪小说一百篇》、《孔子语录一百则》和《瑞云》等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著作。另外,丁先生还有英文著作《攀登》和《中国文化掠影》两部著作来向外国读者介绍我国的传统文化。纵览丁往道先生的译文,可以发现丁先生的译文确切,通俗易懂,且行文简洁。本文以《女娲补天》的翻译个案为例来探讨丁往道先生的翻译风格
一、《女娲补天》翻译的意义
上古神话是先秦民众智慧的产物,寄托了他们对远古时代的追忆。同时,神话也体现先秦民众的对于世界的丰富想象。诸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等都是先秦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表达了先秦民众对于世界丰富的想象,以及对追逐美好生活的向往。《女娲补天》作为上古神话的一个篇章,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起源,它有别于《圣经》记载的“上帝造人”说。由此可见,东西方民族各有自己的历史起源的记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当下,《女娲补天》的翻译研究有助于传播有异于西方文化的声音,也有助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正能量;也是对中国文化“外来说”的一种否定,更是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一个驳斥
二、翻译策略的使用
“女娲”这个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世界里面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她“补天造人”、“止水救民”的“天地之德”与“万世之名”。本文分析的文本采用丁往道先生的《中国神话及只怪小说一百篇》中的译本。丁先生的译本综合运用了各种翻译策略,在遣词造句上也与中文相契合,译文读之通晓顺畅,节奏感很强,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从翻译策略上看,丁先生的翻译采用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异化”的翻译策略
所谓“异化”的翻译策略,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it)在他著名的翻译学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异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翻译策略。根据韦努蒂的解释,鉴于双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异化”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译者不破坏原语作者的风格,努力保持原著的异域特色和原汁原味。丁往道先生在翻译《女娲补天》的标题时,把“女娲”这个文化意象直接翻译成Nuwa。首先这种翻译很简洁,但是这样翻译究竟能不能表达女娲这个文化意象的厚重内涵呢?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圈内,女娲是全人类的始祖,于中华民族又有很厚的文化意义。女娲作为上古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也很奇特:人首、蛇身,有补天造人之能。如果没有辅助的说明,这并不能说明“女娲”这一神话人物的形象。在《圣经》的《创世纪》篇章中,西方人认为是上帝造人,自己是亚当和夏娃的后人。这就等同于中华文化圈中的“女娲造人”,我们自己是炎黄子孙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娲这个高超的人物形象就好像是《圣经》中的“上帝”一样。他(她)们不仅创造了人类,而且还创造了万事万物。关于“女娲”这个文化意象的处理,音译简洁明了,不拖冗长,但是笔者认为音译这种翻译策略无法穷尽其意。如果没有辅助说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人只会把Nuwa当成普通的人物进行关注。也只有了解中华文化背景的情况,才可以对“女娲”这一光辉高超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
(二)“归化”的翻译策略
所谓“归化”的翻译策略,也是韦努蒂在他著名的翻译学著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的。“归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指在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目的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即“源语本土化”的表达方式,把译语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
作为上古神话篇的《女娲补天》文字书写工整优美,句子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以第二段为例: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