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docVIP

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

东北振兴背景下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构建   [摘 要]以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依据为逻辑起点,在分析当前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的消极心理基础上,从社会支持角度阐述东北振兴的要旨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济范畴,而应涵盖经济与社会、物态要素与人文精神、客体与主体全面振兴的大发展格局。从而提出了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对策,旨在为构建社会成员积极的社会心理提供社会支持 [关键词]社会心理;东北振兴;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B849: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17-03 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是针对消极心理机制而言的,即消极心理机制是在发现社会成员已经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时才开始引起重视,并启动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弊端,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是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说明、解释、理解等沟通交流的方式,对社会成员采取积极有效地预警、引导、干预,进而影响和改变社会成员的认知、情感、思想和态度,以降低或消解不良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系统和积极的个人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社会支持系统是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才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积极的个人心理提供保障 一、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诉求 1.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政策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曾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系列表述充分表明我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的敏锐把握,对培育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心理态势具有高度自觉,为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也就使得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成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更好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此为引领,东北振兴的要旨并非只是单纯的经济范畴,而应是涵盖经济与社会、物态要素与人文精神、客体与主体全面振兴的大发展、大协调的格局。而构建全体社会公众积极、健康、创新、奋进的心理状态,提升社会公众的积极精神文化素养,塑造社会公众的积极有为心理品质,则是振兴东北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价值所在 2.构建积极社会心理机制的现实诉求。当前,正处于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黄金时期,要破解“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努力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内生发展推动东北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就必须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迸发出蓬勃向上的干劲。当前,东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多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如经济持续下滑、社会分化加剧、就业压力加大、民众凝聚力涣散、未来预期不确定、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化等,这都给社会成员的心理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释放着不利于东北振兴的负面、消极心理情绪。因此,必须尽快消解目前弥漫在社会公众心中的不良社会心理态势,为新一轮的振兴提供积极的心理环境和内在驱动力。也就是说,要积极培育振兴东北的主体力量――广大人民应该具有的积极、健康、创新、奋进的心理状态,真正调动起全东北人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激励广大公众振兴的心理和行为,真正激发振兴的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潜能,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必须构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 二、当前社会成员不良心理态势的主要表现 1.消沉失落心理。近几年,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攻坚阶段,在世界性的、国内全局性的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曾经的“共和国长子”,逐渐失去了原来的重工业基地、资源大省的光环,2014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位列全国后位,滞后于同期国内其他省份的平均值。伴随着这种经济持续下滑态势,出现的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千万产业工人不可避免的转岗甚至失业问题,由此在广大的社会成员中间弥漫着消沉失落的心理。尤其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导向下的钢铁、煤炭去产能等涉及东北的钢铁、煤炭职工分流等,还会产生大量的失业工人,这更加剧了社会成员内心的消沉与失落 2.失衡失安心理。经济体制改革催生利益关系调整,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滋生了社会不公平,其结果就是导致诸多社会成员,如社会弱势群体、失业人员、农民等,没有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反而却为改革和发展承担过多的成本,由此使社会成员内心产生不平衡和不安全的心理。同时,一些制度改革、社会政策、法律措施等执行缺位、越位、不到位,也使诸多民生问题得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