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高校教师供给困境破解之策
地方高校教师供给困境的破解之策 地方高校作为教师教育的主力军,肩负着为基础教育等培养供给合格教师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师范院校的综合化发展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诉求的持续攀升,地方高校教师培养供给侧面临供给结构失衡、供给组织消散、供给质量滑坡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进程,亟须剖析与解决
一、教师供给困境的时代表征
1.供给结构失衡
一是“产能过剩”。2006―2015年,我国平均每年师范毕业生为70.16万人,而平均每年录用的中小学教师仅为24.85万人;不容忽视的是,每年录用的中小学教师中,至少20%来自非师范类专业,师范毕业生的录用数量仅占毕业生总量的27.89%
二是性别失衡严重。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27所师范类院校的万名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山东省2015届师范毕业生中,女生29307人,男生9188人,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
三是学科分布不合理。一些长线学科如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对富余,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学科教师短缺严重影响着中小学教学质量,也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供给组织消散
一是教师教育中心地位丧失。师范院校转型综合院校或综合性发展带来了非师范类专业的数量增加,使得师范类专业原有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在资源占有与分配比例,以及学校发展决策中的角色地位和话语权等同步降低
二是培养组织肢解。高校发展的综合化直接造成师范类专业办学主体的下移,由原来校级统筹、以校为主的集中办学,转变为多头并举、以二级学院为主的分散办学,师范类专业培养合力因分散和受到挤压明显下降
三是实训基地缺损。一是责任缺损,中小学承担教育实习的非制度化,难以调动实习承担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需求缺损,部分师范生到非教育系统的就业取向,就业考研的刚性要求,造成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名存实亡;三是建设缺损,分散实习的组织方式,不利于实习基地系统性、规范化建设
3.供给质量滑坡
新任教师岗位胜任力堪忧。一是学非所教,有的新任教师所学内容与就业学科不对口,有的虽然对口,但首岗胜任能力严重不足;二是教无办法,“不会教”“教不会”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技能面窄,除主教学科外,班队活动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文体特长等明显不足
二、教师供给困境的原因分析
1.省级统筹主体缺位
供源于需,科学的供给结构取决于在明确需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统筹
从目前体制看,中小学教师需求数量等于中小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减去在编人数;而编制总量的设置掌握在地市人社和编制部门
中小学教师供给主要来自高校师范类专业和部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高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主要取决于高校自身在上级下达招生计划总量内的调配;高校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具有不可控性,但其每年每地区考入数量且分布在音体美以外学科的基本特征,可为师范毕业生数量调控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的问题是,高等院校与地市人社、编制部门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统筹教师供需双方的省级主体缺位,有效的教师供需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建全,双方对教师供需信息的掌握存在极大的不对称
2.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滞缓
一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仍旧迷茫。传统中师、师专、师范类本科院校三级教师培养体系打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师范教育大学化,师范院校综合化,教师教育边缘化;转型期教师教育何去何从,缺乏系统设计
二是谁来建设新型教师教育体系没有明确。省域内谁来统筹教师教育工作,高校内如何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校外实训基地如何治理更为科学,诸多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三是对如何确保师范生的培养供给质量缺乏监管。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就业率低、口碑差的高校、其他类学校或专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3.校地协同培养执行不力
一是协同培养的机制缺乏监管。协同主体会议多,协议多,落实少,效果差;缺少有效的评估督导机制,协作结果的优劣对协同主体影响不大
二是协同培养内容不够全面。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设置专业、创新招生办法,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的系列内容没有明确
三、教师供给困境的破解策略
(一)充分发挥省级人民政府的特有功能与上位优势
省级人民政府统筹教师供给工作具有上位性和针对性等优势。上位性,是指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教育厅(局)对辖区内省属高校具有直接行政权和业务指导权,对辖区内市地政府组织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直接领导权和管理权;针对性,是指各省份基础教育发展阶段不同,教师供需各异,以省份为单位研究教师供给,有利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