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变迁探究
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变迁研究 摘要: 庐山是我国最早以“文化景观”为特色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享誉海内外。庐山文化景观经历了宗教与书院景观共争共荣、别墅与政治文化景观交融、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映发展过程;而影响其变迁的因素主要为主流文化转变、社会经济、交通、大众化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会是趋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在自然中体现人文,在人文中展现自然
关键词:庐山 文化景观 变迁 影响因素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化景观一般是指人类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景观。1927年苏尔认为文化景观即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各种人类活动形态 [1]。Deblig认为文化景观包括人类对自然景观的所有可辨认出的改变,包括对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种种改变[2]。德国地理学家明确主张景观变迁的主要力量是人类集团的“态度、目的和技能”;S.Passarge曾找出解释自然景观变化的四种“空间动力”[3]。国内学者汤茂林认为文化景观的变迁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尤其是特定时期内的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潮的变迁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4];吴晓晖认为文化景观的建设一直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所左右,而缺乏一种体现关注风景名胜区客体价值的思想观的指导[5]。陆亚一等认为彰显了世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6]。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高涨的背景下的今天,文化景观开发和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庐山文化景观的演变过程与特征
(一)宗教景观与书院景观共争共荣
在1895年以前,这一时期的宗教和书院景观是庐山文化的主体。东汉时期,佛教己经随着北民南迁传入江西地域,但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佛教道场则是东晋时期在庐山形成的。东晋太元九年(384),佛教高僧慧远南下广东途径庐山,在庐山西麓兴建东林寺、西林寺、大林寺三大名寺,庐山因此成为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是当时与长安遥相呼应的南方佛教文化中心。庐山同时又是道教信徒钟情之所,被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八洞灵真天。宋明时期,庐山道教继续呈现与佛教共同繁荣的局面
宗教兴盛时期,庐山不仅吸引了大批佛学爱好者,同时也吸引了喜欢隐居读书的文人学者。唐代李勃、李涉以及南唐中主李憬也曾在五老峰、秀峰等处隐居读书,设立庐山国学,与金陵国子监是当时全国的两个最高学府。因而自南唐以后,庐山成为全国书院教育与儒家文化的传播中心之一。北宋时,庐山国学扩建并改名“白鹿洞书院”。南宋南康知军朱熹奏重建院舍,制定《白鹿洞书院教条》,使之名声大振,成为当时中国教育中心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因此,现代学者胡适指出:“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二)别墅景观与政治文化景观交融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从浙江到四川,全部都向帝国主义开放[6]。近现代庐山开发是以枯岭避暑地的辟建为核心展开的,1885年李德立来到庐山,开始谋划开发他心目中的清凉世界一一枯岭。庐山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山发展方向从此骤然一变,由中华传统文化荟萃、儒佛道三家共荣的千古文化名山逐渐发展成为“西风”凛冽的“万国都会[7]”,庐山长冲河一带各国特色的别墅大大小小有几百座。随后,1928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33年8月8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入住美庐别墅,标志着庐山己经成为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国民政府“夏都”。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庐山共召开过三次重大的会议,这三次会议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是因为这三次会议让更多的人认识庐山、关注庐山
(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辉映
庐山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二、庐山文化景观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主流文化转变
魏晋至宋明时期的宗教文化影响。东林寺的建立,充分体现了中国佛教在南方中心的形成,这是一个令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同时也是庐山宗教文化创立的开始。东晋元兴元年慧远于庐山建立中国最早的结社白莲社,开创“净土宗”。东晋南朝至唐宋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民间兴起建立寺院的狂潮。在佛教兴盛时期,道教也不甘示弱,庐山道教最早开始于南朝,道士陆修静来到庐山建立太虚观,研经传到授徒达七年之久。唐代,到庐山求仙学道成为一种时尚。广为人知的仙人洞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相传吕洞宾长期居庐山,又是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