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聊斋志异》中地灾异现象描写
略论《聊斋志异》中的灾异现象描写
?
刘秀娟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市 400715)
Liu Xiujua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摘 要:《聊斋志异》以描述狐鬼花妖精魅的荒诞离奇的故事而著称,用浪漫主义的笔法展现了一个虚幻的世界。然而,《聊斋志异》在纪实性文学方面的价值却很少被关注。本文旨在分析《聊斋志异》中的自然灾异现象的篇章,揭示了其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体现了重要的史料学价值和意义,体现了蒲松龄惩恶扬善的因果报应的思想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批判。
关键词:灾异;史料学;佛家;因果报应;地域特征
《聊斋志异》共有短篇小说491篇,描写自然灾异现象的约14篇,其中尤以《地震》《水灾》《牛癀》《雹神》《夏雪》《柳秀才》《张不量》较为著名。灾异通常指自然灾害及某些罕见的自然现象,如地震、雪灾、旱灾、瘟疫、雹灾、水灾、蝗灾、风灾等。灾异在史书上一直都有记载,而在文学作品中却很少得到反映。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写道:“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1]3《聊斋志异》是以营造狐鬼花妖精魅的虚幻世界而著称,借狐鬼花妖以写人情,抒发忧愤。而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情况却鲜为人知。这主要体现在对一些自然灾异现象的记录,其生动真切的描写堪称史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蒲松龄惩恶扬善的佛家因果报应观念。
自然灾异现象概说
《聊斋志异》对自然灾异现象的描写大都是结构短小,其言简意赅,真实生动的程度令人惊叹。晚清山东自然灾害频繁严重,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下,一旦发生天灾即造成严重饥荒。自然灾害对晚清山东乡村人口、乡村经济、贩灾救荒、社会冲突及乡村习俗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完全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当时灾难发生的状况。如《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踰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1]170“栖霞”点明了这次地震发生在山东南部,“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点明了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公元1668年7月25日夜。山东居于震中心,山崩地裂,建筑全被摧毁,伤亡惨重。与其他天灾不同之处,地震具有突发性、猛烈性的特点,没有任何预兆。“忽闻有声如雷”、“俄而几案摆簸”可见时间间隔之短。地震的突发性要远远强于水灾、旱灾,它能在几分钟甚至数秒内摧毁一座城市,给社会造成的破坏程度以及给人民心理的冲击也远大于其它灾害。
《水灾》:“康熙二十一年,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无青草。无何,雨暴注,彻夜不止;平地水深数尺,居庐尽没。”[1]492时间是公元1682年,地点也是山东。与地震不同,水灾的发生是有预见性,“二牛斗山上”是水灾发生的征兆。《柳秀才》:“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沂令忧之。退卧署幕,梦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这篇是带有虚构色彩的神异故事,却有着真切的现实基础,它是以发生在明末山东地区的蝗灾为故事背景,赞扬了柳秀才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歌颂了县吏的爱民、忧民、为民请命的可贵行为。作者没有直接对蝗虫作详尽的描写,而是突出了柳秀才的舍己为民,沂令的忧心忡忡,蝗神威严而不失宽怀。结尾处“是宰官忧民所感”充满了人情味,县吏的诚心能感动蝗虫,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古人视蝗虫为神虫,而行德政仁政能免蝗灾,虫不临境在古代被认为是德政的体现。“诚然哉”寄予了蒲松龄对清官廉吏的殷切期盼以及他伤世忧民的拳拳之心。作者不是宣传迷信思想,而是借这个虚幻的故事表达了对清官贤臣和仁政德治的向往。
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科学文化不发达,大量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面对地震、雷电、洪水、瘟疫、冰雹、死亡的威胁,鬼神之说因而形成,而传说中的“神仙”没能现身,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世上的能人异士,以求解脱苦难。张天师就是这样被神化的人物,能在人神之间来回走动。如卷一《雹神》讲述的是山东淄川人王筠苍在拜访张天师时得知雹神李左车将到章丘地区降下冰雹,他立刻向张天师求情乞免,“公以接壤关切,离席乞免。”王筠苍苦苦哀求,“哀不已”。王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