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8《孟子》两章(40张).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由战争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由成才的因素推及治国的道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两篇小短论提出论点的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先提出论点,再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总起——分承——阐述——结论”的演绎式的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 比较阅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还是属于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第一段 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 1、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3、后来都被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排比举例 推断 归纳 结论 艰苦的磨练 梳理回顾 第二段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磨炼的益处 个人 国家 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拓展延伸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拓展延伸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成才 拓展延伸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终于写出闻名全球的《命运交响曲》。 拓展延伸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拓展延伸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和《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 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 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 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 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 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和《孟子》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 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 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 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 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 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 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戚畔之 guō sù yù pàn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 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 3、城 非 不 高 也 。 4、故 君 子 有 不 战 ,战 必 胜 矣 。 / / /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 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指天然的时运,自然形成的时机、机会;一说天气和时令。 地理优势 众人的团结一致 周围三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