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1.docVIP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 班级:历史一班 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 【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 王阳明 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从行到知,从知到行是不断循环反复的。由行到知是说人们对一个问题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再回到实践中检验。由知到行,是人们根据自己已有的认识,进行新的实践,产生新的认识,然后回到实践中检验使认识进一步深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认识问题要不断的进行反思、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理性的认识、更好地进行实践,也即,既要知又要行。 知行并进相互促进 王阳明对他的学生徐爱说: “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经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经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又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 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是要如此,方谓之知。”(《传习录》上)[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对实践的反应,实践会促进认识的发展,正确的认识也会推动实践的发展。就如人闻到难闻的气味一样,你闻了,你才知道难闻,如果你把鼻子塞住不去闻它,就不会感到难闻。同样,说一个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是因为他去做过了、实践了,我们才知道他是个孝悌的人。如果我们只是听说他孝悌而没有亲眼见过,这只能是我们的认识,对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能产生怀疑,因为我们毕竟没有亲眼见他实践过,也许我们会信,也许我们不会信,如果我们亲眼见到了,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了。就如一个人知道孝顺自己的父母应该的,但是却没有付诸实践,整天对自己的父母还是吹胡子瞪眼的,一点都不尊敬。这就是有知而无行的表现。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知道孝顺父母是应该的而且他也的的确确去做了,等他长大后成为了一个孝顺父母、品德高尚的人,着就是知与行相互促进的表现。 知行相互统一 “门人问:知行如何得合一?切如《中庸》言‘博学之’,又说个‘笃行之’,分明知行是两件。先生曰: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又问:《易》‘学以聚之’,又言‘仁以行之’,此是如何?先生曰: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