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

2013届学海导航总复习(第1轮)(历史)江苏专版必修3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针对训练1:(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解析】C。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备选题] (2011年广东六校联考)“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D。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学习的目的是要明道,是要救世,也就是为现实服务。这种思想就是顾炎武提出的“经世致用”。 针对训练2: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解析】A。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而天理在人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备选题] (2011年温州一模)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 )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源 D.抗衡佛教 【解析】C。根据所学,A、B、D三项说法不符题意。A项三纲五常最早源于孔子,西汉董仲舒时将其发展完善;B项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的思想核心;D项北宋时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后形成新儒学即理学。本题选C项,北宋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理”。 针对训练3:(改编)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不断探索救国之路,他们在从西方思想中寻找武器的同时,又从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可资利用的思想材料。下列不属于可资利用的思想是 ( ) A.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 B.“天下为主,君为客” C.以“众治”取代“独治”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思想,维护的是封建的等级制度,这正是资产阶级坚决反对的地方,故应排除。正确选项是D。 [备选题]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解析】C。根据相关知识,本则材料背景是黄宗羲在论述有关法治思想时,认为在建立法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上,如果出于为天下之心而立法,那是“天下之法”,是真正的法;如果出于为私心而立法,那是“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历史上夏商周三代以前的法是天下之法,没有一丝一毫为君主一人的私利而制定。三代以后的法是一家之法,君主没有一毫为天下之心,为了维护统治,所以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加强统治的措施,即“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本题选C项。 针对训练4:(2011年北京海淀高三期中改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即《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黄宗羲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集团的经济思想有什么不同?简要说明黄宗羲这种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的思想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哪些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古代统治集团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黄宗羲认为工商亦为本业。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江南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 (2)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要求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备选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