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评论:网络时代如何阅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论:网络时代如何阅读   2010年10月22日 11:15 IT经理世界   --   网络不会让阅读消失,反而会让跨界阅读变得更容易,但前提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作者:陈庆春   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苹果iPad等便携设备,正在让阅读变得无处不在。这是网络的好处,也是中国台湾图书出版人郝明义在《越读者》一书中想要表达的观点。不过,郝明义在强调网络让跨界阅读(“越读”)变得更容易之外,重点分享了如何在网络时代“越读”的心得,如何在面对海量网络信息时也不至于思维混乱,成为知识结构模糊、不懂得享受阅读乐趣的“第三类文盲”。   越读时代的到来   关于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中大加褒赞:在商品种类应有尽有的互联网上,无穷大的货架空间使得“长尾式”多样化的产品销售成为可能。   而安德鲁·基恩却在《网民的狂欢》(The Cult of the Amateur :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中提醒人们注意网络的负面效应:网络民主需要人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读者和作者、事实和虚构、发明和现实之间界限模糊,使人们很难认清客观现实。”   郝明义的态度则显得中庸理性,“网络的出现与发达,给每个为知识结构的切割与零碎化而苦的人,都打开了两个可能。”网络有可能让知识密林的深度与广度都爆增了十倍、百倍,自己却苦于无从使用;网络也有可能是自阿里巴巴以来所能想象的最大的开门咒语的百倍扩大。就看你如何利用网络,如何阅读。   翻开人类的历史,我们总是拼命想把阅读的监视器变得更加简便。文字和图画,早期刻在石头上、动物甲壳上、竹子上,后来写到皮革上、纸张上,再后来印刷、装订成册,直到现在的电子与数字形态,可以用手提电脑、PDA和手机等媒介显示,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阅读的方便。我们一直希望阅读的能力与机会能惠及越来越多的人。   当然,事情也有另外的一面,阅读越是方便,我们越是不想阅读。人性如此,从来如此。早在宋代,苏东坡就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感叹过去书籍不易获得的时代,大家愿意千里迢迢寻一本自己想读的书,但到了书籍丰富起来的时候,却反而开始不爱读书,只沉迷于“游谈无根”(八卦)。到了清朝,书籍出版得更多了,袁枚写《黄生借书说》,感叹就比苏东坡的时代又多了一层。现在网络时代,阅读无处不在,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背离阅读的危险。网络挟带的大量音视频文件,冲击了文字的阅读。   郝明义提醒大家重新思考文字和书籍的意义,“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先是有观察,再用图像、肢体表达、音乐、言语,之后再发展出文字表达。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的‘阅读’并不是不存在的--只是以声音、图像、气味、触感,甚至意念而存在的。”网络其实让我们基因中的很多感官作用,被重新唤醒和恢复。郝明义认为,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让人类重归全观的认知体验。   面对网络,我们需要担心的,与其说是这些发展会不会破坏文字和书籍阅读,不如说是如何让文字和书籍阅读,配合这些既古老又新兴的多媒体阅读形式,一起产生新的作用,也就是越界的作用。“在网络与书籍交互激荡出绵延无垠的密林之时,只有懂得超越界线的读者,才能尽享广阔天地里的一切丰饶,否则局限于既有观念与习惯,只能茫然失措,和那个‘深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致死’的原始人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个越界的时代。人类和动物的器官在越界,太空探索和旅行在越界,所有梦想在越界。而越界的起因,正在于知识与阅读的越界。”郝明义觉得,网络让知识与阅读的越界成为可能,那么这就是一切的基础,也是网络的意义,关键是如何越读。沿着这条线去看《越读者》,便会发现它在网络时代的真正价值。   越读者如何炼成   胡适说:“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郝明义对此很推崇,他觉得阅读也应像为学,博大精深、跨越边界,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专门学问”作为中心。对一个普通读者而言,如果不用“学问”这个字眼,起码是怎么先找到自己的“专门阅读兴趣”作为中心。“只有当这个问题解决,阅读的金字塔理论才能为我们所用。”   但是很不幸的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让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中心。一个理想的过程是:小学,建立充分的识字能力与自己阅读的基本能力;中学,开设随意而广泛的阅读探索,并在其中发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决定进大学攻读相关的科系;进了大学,主修科系是建一条专门的独特门径,选修及旁听则建立间接但相辅助的广博;大学后教育,或走上社会后的自修教育,则沿着已经开好的途径继续向前开拓,还会随机遭遇一些意外的奇花异草,另辟蹊径。   中国的教育制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