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讲诗歌阅读.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关于诗歌鉴赏 一、了解常识,成竹在胸 (一)、诗歌鉴赏什么? 诗歌鉴赏一般选择唐宋诗词、近来年又扩大到清诗甚至元曲和明曲,以抒情诗居多。鉴赏对象: 从文字量上分:语言炼字,名句理解,全诗整体分析. 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思想感情,诗歌形象,诗歌意境,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特色)等。 1、诗歌类别: 按形式分: 古体诗 近体诗 按艺术手法分: 写景抒情诗 即事感怀诗 咏物言志诗 按表现内容分:田园诗 边塞诗 羁旅诗 思乡诗 登临诗 闺恋诗 哲理诗 游赏诗 送别诗 咏史诗 2、诗歌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①诗中的主人公形象;②诗人自己的形象;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二)、诗歌的基本常识: 3、思想情感 古诗词中所抒写的思想感情非常宽广,涉及最多的是以下几方面: ① 忧国忧民; ② 建功报国; ③ 思乡怀人; ④ 超尘脱俗; ⑤ 感时伤逝(时光流逝) 。 (二)、诗歌的基本常识: 4、艺术手法 从抒情方式看: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有托物言志,有即事抒情(如通过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抒情),有的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从表现手法看:有象征,有反衬(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有对比,有烘托,有想象与联想,有托物起兴,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仗、互文、顶真、通感、用典等。 从语法功能看:有词类活用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二)、诗歌的基本常识: 5、诗歌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诗歌的基本常识: 6、诗歌意象: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简而言之,意象就意”+“象”。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从这个角度上讲,意象就是诗歌中寓含诗人情感的景物了。 (二)、诗歌的基本常识: 意象的特殊内涵: 1、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3、菊花象征隐逸品格的高洁 4、折柳表惜别 5、梅花象征傲霜斗雪、坚强纯洁的精神 6、松树象征坚贞高洁。 7、竹象征正直谦虚的胸怀 8、梧桐象征凄凉悲伤 意象的特殊内涵: 9、莲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人格 10、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 11、鹧鸪鸟象征离愁别绪 12、落叶代表悲秋、失意 13、落花流水象征韶华易逝、美人迟暮 14、闻雁叫而思归 15、望月怀远(思人、感慨人生) 注意:古代诗歌意象的传统内涵的不确定性。 就咏柳诗而言,古人多以折柳表惜别,但有很多例子往往会打破我们的定式思维。比如: 有的属描绘柳的婆娑轻扬,讴歌迷人的春天的咏物诗; 有的借飞舞的柳絮象征诗人自由无拘的性格: 有的将随风飘舞的柳絮比作随风转舵的政客小人; 有的以风中飞舞的“柳条”象征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 ——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内涵的方法: 借助阅读,披文入“里”。 小结: 了解基本常识 构建考点体系 备考成竹在胸 二、借助阅读,披文入“里” (一)披文入“里”四字诀:一审,二看,三抠,四联。 一审:就是审标题。因为标题是诗歌 的眼睛,它常常会提示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或揭示诗歌的题旨。 二看:就是看作者(了解其风格)、看 注释(了解典故或背景提示)、看名句(了解诗眼),看题干(了解题干的指向性)。 二、借助阅读,披文入“里” 三抠:就是抠字眼——字字落实,披文入“里”。既理顺诗歌的大意,更要抓住诗歌的“眼”。要求学生把阅读文言文的知识技能用于解读诗歌。(其实,诗歌和文言文比较,它所不同的就是,除押韵合辙外,语言更加凝练,更多的使用倒装。了解了这些基本特点,阅读诗歌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二、借助阅读,披文入“里” 四联:就是联系作品背景和作者风格,正所谓“知人论世”。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