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1.ppt

历史: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上)1.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你对孔子知道多少? “仁” “礼” “德” 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为政以德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说说孔子在教育上有什么贡献?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 《论语》 老子 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 ,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 百 家 争 鸣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变革 商鞅变法 各诸侯国变法 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思想文化空前发展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 冲击。 各国竞相改革,拥有文化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 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他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孟 子 战国时期,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韩非子主张施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 要 思 想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现第一次解放潮流。 各派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