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五六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分析褶皱、做图切剖面.ppt

实习五六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分析褶皱、做图切剖面.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习五/六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分析褶皱、做图切剖面 P16 * 一、实习目的: (1)初步掌握阅读褶皱地区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认识和分析褶皱的形态、组合特征及形成时代; (3)学会褶皱描述; (4)掌握绘制褶皱地区图切剖面图的方法。 二、方法说明: 首先从地质图的图例或地层柱状图上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的时代、层序和接触关系; 概略地认识图区新老地层的分布和延展情况,了解其地貌特征,并结合比例尺分析地形对地层露头分布形态和出露宽度的影响。 从地质图上认识褶皱,先要看地层分布是否有对称重复现象,并结合地层新老关系和地层产状,分辨出背斜和向斜,再进而分析褶皱的形态和组合特征。 认识褶皱形态关健是确定核及两翼、两翼产状、转折端形态,轴面和枢纽产状。 (一)对单个褶皱形态的认识和分析 1.区分背斜和向斜 先从一个老地层或新地层着手,横过地层延伸方向观察,如老地层两侧依次对称地分布着新的地层,为背斜; 反之在新地层两侧对称地分布着老的地层则为向斜。 通常是背斜两侧毗邻着向斜,向斜的两侧则发育着背斜。 2.确定两翼产状 两翼产状及其变化,主要从图上标绘的产状去认识和分析。 也可以根据同一岩层在褶皱两翼露头宽度的差异,定性地对比两翼的倾角大小。这种分析是以岩层厚度基本稳定,地形起伏不大或褶皱两翼的地面坡度相似为前提,露头宽度只与岩层倾角大小有关,露头宽度窄的一翼倾角大。 (一)对单个褶皱形态的认识和分析 3.倒转翼的确定 通常在褶皱倾伏端的岩层层序和产状总是正常的。如果有倒转翼,则侧转翼的岩层从翼部向倾伏端方向,倾角一般由缓变陡(如图从C到A),到倾伏端转折附近岩层会出现产状直立(如图A处)。在褶皱倾伏端和翼部,岩层露头宽度一般比在倾伏端附近的直立产状部分露头宽度要宽。因此,如果褶皱岩层露头从翼部向倾伏端追踪,在倾伏转折附近,露头宽度有出现特别变窄的现象,则该翼可能是倒转翼(图12)。 上述判断两翼产状的方法适用于形态和产状较筒单的褶皱,对于倾竖褶皱、平卧褶皱和斜卧褶皱或地形变化复杂时则不适用。 4.判断轴面产状: 要较准确地确定褶皱轴面的产状,可以通过系统地测量两翼同一岩层产状,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或几何作图法来确定。在地质图上,也可以从两翼产状大致判断出轴面产状。如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则轴面直立;两翼倾向、倾角基本相同,则轴面产状也与两翼产状基本一致(即等斜褶皱)。对于两翼产状不等或一翼侧转的褶皱,无论背斜或向斜,其轴面大致是与倾角较小的一翼的倾斜方向近于一致,除平卧褶皱和等斜褶皱外,轴面倾角一般是大于缓翼倾角,而小于陡翼倾角。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当地形平坦且褶皱两翼倾角变化不大时,两翼地层界线基本上平行延伸,可认为褶皱枢纽水平;如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或两翼同一岩层界线呈交会或弧形转折弯曲,可认为褶皱枢纽是侧伏的,在倾伏背斜两翼同一岩层界线在枢纽倾伏处交会成V形或弧形的凸侧或V形尖端指向枢纽倾伏方向。向斜则反之。另外沿延伸方向核部地层出露的宽窄变化也能反映出枢纽的产状,核部变窄或闭合的方向是背斜枢纽倾伏方向,或向斜枢纽杨起方向(图13)。褶皱各层转折端点的联线,即为轴迹。 上述确定枢纽产状和轴迹的方法只适用于轴面近直立或陡倾斜的倾伏褶皱及地形比较平缓的情况。对于轴面呈中等或缓倾斜的倾伏褶皱,或地形起伏复杂的情况下。在大中比例尺地质图上,褶皱岩层界线弯曲转折端点的联线既不能代表枢纽倾伏方向,也不一定是轴迹。因此在阅读褶皱区地质图时,要多从褶皱两翼产状、褶皱岩层界线的分布形态与岩层产状和地形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褶皱有正确的认识。根据两翼产状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或几何作图方法是确定枢纽和轴面产状的可靠方法。 在倒转褶皱中,岩层呈直立处(多在转折端附近)的岩层走向的一端反映了枢纽的倾伏方向,其走向与枢纽方向呈直交处的岩层倾角等于枢纽倾伏角。 6.转折端形态认识 在地形较平缓的情况下,轴面直立或陡倾斜的倾伏褶皱,在地质图上褶皱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弯曲形态,大致可以反映褶皱在剖面上的转折端的形态。 7.褶皱形态的描述 一般描述内容包括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地理位置及其所在区域构造部位;分布延伸情况;核部位置及组成地层;两翼地层产状及转折端形态;轴面及枢纽产状;次级褶皱分布及特征及褶皱被断层或侵入岩体破坏情况等。 现举例描述如下以供参考(自1/20万南江幅地质图说明书): “大两会背斜 位于汉王山复式向斜南侧,西起于彭家沟,往东经大两会,于王家坪倾伏,长约49Km;背斜走向近东西,开阔对称,两翼地层倾角约500-600;枢纽具波状起伏,倾伏角约30-150。核部在大两会一带出露寒武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