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 第1章:应用文的源流、特征与功用.ppt

应用文写作 第1章:应用文的源流、特征与功用.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文写作第1章:应用文的源流、特征与功用要点

◆关于“应用文”的常识 “应用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北宋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 比较明确地将“应用文”作为文体概念提出的是清代学者刘熙载,他在《艺概·文概》中说:“辞命体,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一、应用文的产生 顾名思义,它源于“实用”的需要(人类的群体活动需要交流、组织、协调、指挥等) 应用文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文字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 应用文的形态进程: 原始形态——“以绳记事” 初级形态——甲骨刻辞、钟鼎铭文 标志形成——《尚书》 典:记载上古典章制度,如《尧典》; 谟:记录君臣议政时的谈话和其治国之策,如《皋陶谟》; 训:用语教诲、开导,给后人以警示,如《伊训》; 诰:训诫、勉励的文告,用以告诫、鼓励民众,如《康诰》; 誓:用兵征战时将士的誓辞,如《汤誓》; 命:君子的命令,帝王赐给臣子的诏书,如《顾命》; 二、应用文的发展沿革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应用文发展的“自觉”时期 1、在实践上出现了大批名家名篇: 曹操《求贤令》、《求逸才令》《慎行令》《修学令》、《慎行令》;曹丕《与吴质书》;曹植《与杨德祖书》、《求自试表》,诸葛亮《出师表》;陶渊明《自祭文》…… 2、在理论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其一,曹丕的《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分为“四科八体” 据《文选》附蔡邕(yong)《典引注》:“典者,常也,法也。”《典论》,按作者原意即是讨论各种文体的法则。 其中《论文》这一篇,既讨论文体,也评论作家;既阐发文气、才性之论,也高扬文学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现存的第一篇文学理论专论。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典雅),书论宜理(条理清晰),铭诔尚实(真实),诗赋欲丽(辞藻华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偏重某一文体)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名声和享受)止乎其身,二者(年寿和荣乐)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借)良史之辞,不托(凭借)飞驰之势(权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其二,陆机《文赋》。 他将曹丕的“四科八类”扩大为“十类”,并对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规律作了更深入的探索。如对碑、箴、颂等应用文体的论析和总结; 其三,挚虞《文章流别论》。 我国第一部文体学专论,主要针对各种应用文体,今仅存十余则; 其四,刘勰《文心雕龙》。 其中20篇集中、深入论析了34种古代公文,就每一种文体的名称、功用、源流、构成要素、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都做了阐述,至今仍能给人深刻的启迪。(见附) 其五,萧统《昭明文选》。 陆机《文赋》: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緜而悽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徹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文选》文体分类非常细密,全书共64卷,分38类,选文700余篇,时间跨度从周代至六朝梁代七八百年间,涉及130多位作家。如果把《文选序》中提及的戒、诰、记、誓、悲、碣、三言、八字、篇、引等十体《文选》没有选录其作品的文体,和《昭明文选》中涉及的文体加起来,差不多近50种。 这固然能全面反映古代文体兴盛的实际状况,萧统精心选择,细加辨析,完成了中国上古文体的全面分类,然而其分类亦存在“名异实同”等弊端(如序之答客、指事与文选之七、设论等)而遭致后人诟病。 然而,同样收录七百多篇古文的《古文辞类篡》则把相似的文体归并为13类,一类之中又有较大区别的,又分为上下两编。从其序言来看,他做了哪些处理和独特理解。他认为“汉以来有表、奏、疏、议、上书、封事之异名,其实一类”,正是借着聚合思维才避免了分类的繁琐和对古代的单调重复,姚鼐因此把原、议、论、辨、解说等统统归入“论辩”类,把序、引、序录、后序、跋、书后、题等归入“序跋”类。这样,“他兼顾了文章表达性质和应用性质两方面的需要作了较为合理的归类”,因而“摆脱了前人分类多重名不重实的做法,从辨名实入手,纠正了前人许多归类之误。” (三)隋、唐、宋时期 ——古代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名家辈出,名篇如云,情文并茂,如: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刘禹锡:《陋室铭》; 李清照:《金石录后续》;…… 唐宋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