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元素(第九版)要点
张 元 素 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概说 概念:以金元时期河北易水地区著名医家张元素为代表,主要研究脏腑证候病机,从脏腑的寒热虚实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及其治疗等的一个医学流派称为易水学派。 易水学派与河间学派的异同(补充) 共同点:①.从运气角度出发; ②.都是研究病机。 不同点 河间——火热病机——病因——六气--外感火热病机 易水——脏腑证候病机—病位—以脏腑寒热虚实的论点来分析病机 五运六气学说的运用 河间——发挥亢害承制之“胜已之化”之病机,提示临床上某些假象出现的原因和一般规律 运用六气学说说明脏腑六气属性特点,从脏腑的“内生”六气变化来判断各脏的虚实 五运六气作为疾病的分类纲领 易水——脏腑盛衰变化 以五运六气的盛衰变化来分析病理反映和研究治疗方法。将五运六气的生克顺序与五脏六腑盛衰变化联系,作为分析脏腑病机、遣药制方的基础思想。如结合运气学说制定药类法象,阐明药物气味对脏腑的补泻作用 师承授受 张元素 李杲 罗天益 张壁 王好古 高鼓峰 (由北到南,至明清时) 董废翁 薛己 赵献可 吕晚村等 张介宾 张璐 李中梓 沈朗仲 马元仪 尤在泾 生平著作简介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今河北易水县)人,生卒年月约1151—1234年,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辈较晚,约小30岁。 幼攻儒书,8岁试童子举,27岁试进士犯庙讳下第。 27岁弃仕学医,潜心医学。医术高超。* 博采众长,为易水学派之开山宗师 金代四大家之一 :“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这富含创新的理念,影响了弟子们,创造了一系列有关脏腑的理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易水学派) “金代四大家”---金代医学由于刘守真、张洁古、张子和、李明之完全开创了新局面,历史学家作了充分肯定。王祎:“…四人者作,医道由是中兴。”—北方医学 李时珍对张元素评价极高。 著作很多,主要三本。 **《医学启源》 --医学理论,脏腑辨证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用药式 《珍珠囊》 药论 (《洁古家珍》 临床) 学术理论 一、脏腑辨证说 二、遣药制方论 一、脏腑辨证说 1、源流 《灵枢》 《金匮要略》脏腑辨证雏形 《中藏经》寒热虚实辨证系统 《千金方》五脏六腑为纲,诸病为目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辨证 2、以脏腑寒热虚实言病机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形证脉气,若非诊切,无由识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提出了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 具体从四个大方面论述: 脏腑的生理(性质、功用、部位、特征) 病理(虚实寒热脉证) 演变和预后 治则及常用方药 (2)病理 先分本病、标病。再叙述了脾的虚实,寒热脉证。是动、所生病。 本病、标病:脏腑为本,经络为标 是动病:本经脉循行路线上所发生的病变。多外邪引发,多表、阳热实证。 所生病:本经脉循行路线上所经过各脏腑的病变。多里虚寒证。 治疗原则、常用方药P137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肝欲散者,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补以细辛之辛,泻以白芍药之酸。 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 若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 如无他证,惟不足,钱氏地黄丸补之。 实则芍药泻之。 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 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性泻之 《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 依据各个脏腑的本病、标病,辨其寒热虚实,而分别罗列了临证用药。 肝: 有余泻之(行气、行血、镇惊、搜风); 不足补之(补血、补气); 本热寒之(泻木、泻火、攻里); 标热发之(和解、解肌)。 心: 火实泻之(泻气、泻血、镇惊); 神虚补之(补气、补血); 本热寒之(泻火、凉血); 标热发之(散火)。 脾 土实泻之(催吐、攻下); 土虚补之(补气、补血); 本湿除之(燥中宫、洁净府)。 肺: 气实泻之(除湿、泻火、通滞); 气虚补之(润燥、敛肺); 本热清之(清金); 本寒温之(温肺); 本寒散之(解表)。 肾: 水强泻之(泻府); 水弱补之(补气、补血); 本热攻之(下); 本寒温之(温里); 标寒解之(解表); 标热凉之(清热)。 在上述脏腑病变用药的大法之下,张氏列举了种种药物,虽然,其中有些药物的归类与今有异,然其意义在于,既可让我们了解金元时期的用药状况,又可开拓我们临床用药的思路。其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张元素总结的脏腑辨证,自成体系,不简不繁;既有理论,又有经验,不仅在当时具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