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石佳要点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延边中医医院延吉市中医医院 石 佳 2012年7月11日 心跳骤停的定义 心跳骤停的定义,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跳骤停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美国AHA为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则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的意义 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其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 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大脑-----4-6分钟 小脑-----10-15分钟 延髓-----20-25分钟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肝细胞-----1-2小时 肺组织-----大于2小时 心肺复苏存活率 4分钟以内 50% 4~6分钟开始 10% 6分钟以后 4% 10分钟以上 ?! ≈ 0 就 时间 生命 是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古老复苏法: 体温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因素:加温法(持续到19世纪) 死亡相当于睡眠状态:唤醒法(持续到20世纪) 溺水是由于吸入水太多:震荡法和倒灌法(18世纪) 荷兰18世纪抢救方法(1774) 加温 清除吞入或吸入的水 刺激法 风箱吹气法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产生与描述阶段 1936年-----动物模型的建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Safar)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 1966年-----定义了CPR(美国科学院)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应用阶段(60年代)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产生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药物治疗,脑复苏 价格与效益评价阶段(近十年)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1947年美国Claude Beek首次报道为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年美国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1955年5月,我国的王源昶教授已在手术室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成功复苏了心脏骤停患者。 胸外按压法和口对口呼吸法,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了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近20年来发起并组织了数次国际会议,对CPR不断修改完善,先后于1992年、1997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发表了CPR国际指南。 心肺脑复苏历史回顾 2005年1月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CLOR) 发表了《200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南》,该指南突出强调了连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历经5年,于2010年10月又发表新的指南,完善了原指南的一些内容,进一步突出了胸外按压的重要位置。 2010 CPR指南讨论的主会场 2010年与2005年主要变化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早期识别与呼叫; 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 击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