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翻译_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_张新红.pdfVIP

语用翻译_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_张新红.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用翻译_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_张新红.pdf

现代外语(季刊)第24 卷2001 年第3 期(总第93 期):285-293 中国·广州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张新红 何自然 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 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 程,该交际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等三类交际主体之间的互动,因此翻 译的语用观实际上是个动态的三元翻译观。本文把翻译活动看作是语用学的研究对 象和练兵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语用学理论的有效性在翻译领域里也可以得到 检验。本文还尝试着把语用学关于规约意义、含意、礼貌、指示语等领域的研究成 果应用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文化、语用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翻译的 主要目的是追求“信”,而达到译文对原文忠实的手段不必追求千篇一律,决定翻 译手段和策略的最主要参照标准应当是译者对译文读者的接受环境和译入语语言 文化环境的正确评估和认识,对源语和译入语之间差异的评估。 关键词:语用学 关联理论 翻译 文化 对比 语用语言 社交语用 1. 引言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 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同语义学一样,语用学也研究意义,但是它研究的 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 过程。翻译研究(亦称翻译理论、翻译学)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 两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所不同者,前者更重视口语交际及其动态特点, 而后者所关心的是文本和书面语言。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妨碍翻译理论研究者借鉴语用学理论来探讨 翻译活动。事实上,许多学者认为书面语篇同口头话语一样具有交际的性质和特点,具有动态性(Hatim , 1998:86)。他们认为作者在写作时会把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语境考虑进去(Baker,1992:222), 把自己的意图通过话语(作品)示意给读者(Sperber Wilson,1986)。如果作者认为读者对某种知 识或意境不熟悉并且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解释、理解,他就会把这方面写得详细一些,反之亦然。读 者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获得新的知识、新鲜的感受、经验,与作者达到共鸣,甚至会受作品的影响 而采取某种行动,成功地完成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 2. 翻译研究引进语用学理论的必要性 综观中外翻译史,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依赖其他学科的发 展,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理论养分。这一点正像应用语言学必须依赖语言学的发展、成熟以汲取理论一 样,而翻译研究事实上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翻译研究的这种拿来主义既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其弱点。有利之处是它对任何学科都没有偏见,只要有用,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纳。这样可 以避免在理论和实践上走极端,对翻译理论的迅速丰富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利之处在于, 各个学科所输入的理论之间互有冲突,不能很好地兼容,导致理论解释上的不一致性。 翻译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一事实不仅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家的译界也是如此。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 的差异性,因此很难形成一个为各个理论输出学科及其在译论中的代言人所认可的统一理论。翻译研 究所借鉴的每一种理论都对翻译的本体研究的某一方面都有所启发,有所认识,对翻译研究从总体上 有所推动。但是,它们又仅限于对翻译现象的某一方面的认识(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目标,并不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287 是为解释翻译现象和翻译过程而存在和发展的),把能够解释一类现象的理论扩展到对其他现象的解释 时自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我们对输入的理论要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借来的理论的作 用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应用该理论时应该有所选择。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