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旅宁整理:碑刻学概论要点
黄永年师《碑刻学》讲堂侧记
曹旅宁整理
我听黄永年先生讲《碑刻学》,是就读研究生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具体时间是1986年3月——6月间,地点在陕西师大西门新建的E字型教学大楼的三楼,究竟是几号教室,时间过去二十一年,也已记不准确了。
黄先生此次讲课大概应是正式开讲此课后的第二次授课,与首次开讲不同的是还发给大家每人一本新油印的16开讲义,青色书衣,上面印着“碑刻学、黄永年著、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所、一九八六年二月”等四行字,讲义不厚,由于用文言文撰写,篇幅不大,只有42页,二万四千余言,但内容异常丰富,是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业余从事碑刻学,特别是拓片鉴别的心得。先生晚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显然是由于他在版本、碑刻鉴定上的不凡造诣。
记得前来听讲的同学除本校古籍所、历史系、中文系的研究生外,还有一位以研究隋唐兵制著称的日本访问学者气贺泽保规,他是带了家小来西安留学的,他后来还将黄先生《碑刻学》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黄永年《碑刻学》,气贺泽保规译·补注,京都《书论》二五、二七、二九,1989、1991年、1995年)。我现在略具碑刻学常识,并能够尝试以碑刻证史,皆是出于先生所赐教。
先生上课时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次曾携带自己收藏有代表性的碑刻拓片到课堂让学生鉴赏,有的册页还有启功先生亲笔题签。由于原典《碑刻学》已公开发表在《新美术》1999年第3期,后又收入鹭江出版社2003年版的《古文献学四讲》中,读者自可覆按。先生讲的《碑刻学》分为五大部分:一、绪论;二、分类;三、拓片;四、史料;五、书法。我以下的讲述也是根据这五大部分展开。我这里行文完全依据当年的听课笔记,目的是使大家对黄先生的《碑刻学》有更多、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所引先生话语悉据当年笔录,以后所知,不敢阑入,如有错讹,当由我负全责。2007年9月1日受业曹旅宁谨记。
一、绪论
历史与现状早就有了,开始研究在北宋。在宋之前,是很少纯粹研究学问的,确切一点,太讲学以致用了,骈体文就是一种应用文,考据学以前也是没有的。金石学,包括今日的许多学问,也包括碑刻学(清末称矿物学,亦用这个名称,毫不相干)。青铜器,主要研究铭文,文人之故,形制花纹,欣赏而已。碑,主要搜集拓本,一是欣赏书法,二是提取史料。元太短,明不搞考证(有明一代值得研究),清代大盛,今日流传著作多系清人所为。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宋人不讲究收藏原件,清人开始收藏,开始收藏比较轻便的,墓志。光绪,渭南赵乾生收集了五十余方,乾隆时毕沅带了四方唐墓志到苏州,以财力之差,地位之差,可看出一种风气。端方(陶斋)也收藏,赵乾生所藏几乎尽归于他。最后收藏石头的周进印了一本“居贞草堂刻拓片”;(宁谨案:周季木名进,周馥之孙。平生酷爱金石收藏,辑有《居贞草堂汉晋石刻墨影》,名家说他的收藏远胜端方《匋斋藏石记》。方地山曾撰赠周季木联:“所得石碑堪作屋;要收秦印比封泥”)张钫,河南新安人,专藏洛阳出土的墓志,东汉以来的古墓多极了。清偶有出土,《大清律》,盗墓是要处死刑的,北魏(墓志)二三百大洋,此公没有这么多钱,唐墓志五块钱,千唐志;于右任,很多北魏的,鸳鸯(夫妻墓志)七志斋,全部送给了碑林,相当一大批。在这样一种空气之下,一般的文人不算,要成为高级知识分子,会做诗、散文还不行,还要做骈体文,经学亦要懂一点;字,古雅,北魏书最好,馆阁体不行;版本,碑刻;不作论文,题跋式,《观堂集林》、寅恪的短文都是这一路。清末西学东渐,分化,青铜器分到考古学,铭文,古文字学,金不存在了,但分出去后却大发展;碑刻可怜了,欧洲人用石头为建筑,中国人以石头刻字,一些考古学者也不懂碑刻,这门学问一下子冷落下来了,北京碑帖铺的人懂一些,爱收藏的人如周绍良亦是内行,河南,《等慈寺碑》锯成碎块,陕西,《王忠嗣碑》烧成石灰,马衡在北大开过一门金石学,只此一家,绝无分处,断了继承人。考古专业,都没有定为必修课。
命名金学分出去了,单称石学,不当;用石刻学吧,不一定有文字;石刻文字学好像好一点,但太长,印章亦应划出去;用碑志学,文集之中,亦不是其研究范围;我姑定为碑刻学。
对象以碑为主,极个别青瓷墓志亦包括其中,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不是为了让人欣赏书法,而是为实用而作的。开始简单,后来也多起来,同时还要找字好一点的来写。帖与碑不同,《说文》:“帖,帛书也。”后来变为信札、书札,如二王父子的真迹。太宗淳化年间,搞了《淳化秘阁法帖》十卷以广流传,刻在石头上,开始时刻在木头上,不是为了看内容,而是为了欣赏书法。后来称刻碑帖为碑,称拓本为帖,这是不对的。两者的外形也有区别,帖为了方便携带,诗条石,苏州园林长条石就是帖,帖是另外一个系统,我们亦不讲。
参考书《金石书录目》,中研院抗战前出过一本线装的,容媛所编,专家不用的。全,包括地方志。
(一)通论。
叶昌炽《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滁州市2017-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PDF VIP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免于临床评价医疗器械目录的通告(2023年第33号).pdf
- 杭州市西湖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3版).docx VIP
- 杭州市萧山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3版).docx VIP
- 《《亚克西巴郎》ppt课件》小学音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_3.ppt
- 幼儿园课件:小班数学形状《小熊饼干店》.ppt
- 杭州市上城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2023版).docx VIP
- 现代控制工程(第五版)卢伯英习题答案解析.pdf
- 2022年考研英语一必威体育精装版完整版真题.pdf
- 专业气象服务标准化工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