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源流与播迁.doc.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氏源流与播迁.doc精要

康氏源流与播迁 康姓出自姬姓,为康叔封后裔,以祖上封邑为氏。《通志·氏族略》也记载,周武王少弟康叔谥号“康”,后人有以其谥号为氏者,是为河南康姓。以谥号为氏的说法,早已被古代典籍记载和现当代研究者所否定。康氏最早的发源地是康叔封地康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康叔因有功,又是文王嫡子、武王之弟,徙封卫地。当时的卫国,是在今河南省的东北部、山东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带,幅员相当广大。而康叔则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商朝的旧都,即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春秋战国时期,卫国曾几次迁都。康叔第十四代孙懿公赤在位末年(前668~前661),卫国被北方少数民族狄族所灭,懿公为国死难,戴公即位,收集遗民,在曹邑临时安置,保存了卫国一线国脉,史称“庐于曹。”戴公在位一年后去世,文公继位。文公继位后,诸侯封卫,卫国将都城迁到楚丘(今河南浚县与濮阳之间),文公带领臣民,经过近三十年的休养生息,才使卫国国力得以恢复。卫成公(前634~前600年)在位时,为改变卫国屡次被北方的狄族、邢国侵扰的局面,又于公元前629年,将都城徙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西南的颛顼城)。卫元君在位时,秦以濮阳为东郡,卫国被迫将都城迁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秦的附庸。卫国都城的屡次迁徙,使得康氏后代在更大的范围内生息繁衍,由黄河以北的淇县、滑县、浚县、濮阳县一带逐步播迁到黄河以南。而从康氏早期播迁的足迹上,亦不难看出康氏早期播迁主要源于卫都的迁移,当然康氏子孙的活动区域此时期还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但西周中叶以前,康氏就有向关中迁徙的。据《周宗卫世家康氏志谱》记载,卫武公右公子翿居雍州关中,当然是由中原西迁的。传至十六代康鼐时,徙于宋。传至二十代康鹄时,隐居嵩山。殆传至三十代康安顺时,秦始皇在位,安顺徙居下邳。早期徙居关中的,不仅只有康翿一支,还有康季。1944年前后,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六十里周家桥程家村出土一康季鼒。鼒是一种口稍微内敛的大鼎。其上有铭文曰:“王乍康季寳尊鼒。”意思是周王为康季作宝鼎。康季鼒只余一残片,约当全器二十分之一,重18斤,全器约重360斤左右,文物家王献唐先生认为这只巨型的鼎属于牛鼎。作器者是周王,器主是康季。既然天子为之作器,康季地位必甚尊贵,或为周王朝卿士,因在宗周为官,死后葬在关中,以此重器为陪葬。王先生认为康季可能是康叔的幼子,也可能是某一代卫国国君的幼子,仅据器上铭文难以判定。而且从铭文的字体上看,王献唐先生此鼎有可能是周初的,也可能是康、昭时代的,但康季是支子的身份,居关中会形成康氏新的分支,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汉代,康氏继续在河南繁衍生息,其中影响较大的应该是汉东郡太守康超家族。据颜真卿撰《银青光禄大夫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康希铣,字南金,其先出于周,武王同母少弟卫康叔封之后。神道碑铭中记载,康希铣祖上也是支子的身份,以封地康城得姓,周时作卫国大夫。至汉有东郡太守康超,始居汲郡(今河南汲县)。这支康氏,下传五代,到康翼时,官兰陵令、奋节将军,随晋元帝过江,为吴兴郡丞,因居乌程(历史上湖州地区一个旧县名,民国时曾名吴兴县,县域包括今吴兴区大部及南浔区东部)。山谦之《吴兴记》曾记其事。到陈代,有给事中、五兵尚书、山阴令康宗谔,子孙始居会稽,遂为会稽人。 从秦代开始,康氏子孙已经向西、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即古代京兆及东平一带的望族,并形成京兆、东平两大郡望。汉代,康氏就有北迁至今河北等省者,也有南迁到江浙一带的。汉代康氏还有一重要宗支,即来自康居国的康姓人。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月氏、安息、康居是其中的大国。康居“距长安一万二千里”,最盛时,据有今新疆北部和中亚部分地区。当时汉朝声威远播,西域三十六国莫不臣服。朝廷也在西域设立都护府,管理西域诸国。《梁书·康绚传》记载:汉,初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世子待诏于河西(今黄河以西的甘肃青海等地),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其中有文献确切记载的是康居国质子康乘。目前,我们也只是知道康乘是康居王子,是来汉的质子,其祖上和后裔传承如何,还需要用心考证。来自康居国的康姓人初期居住在今河西走廊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青海的黄河以西地区。魏晋之际,逢陇右战乱,河西康氏徙居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形成当地一大望族,后渐向东南迁移。这支康姓中的康因做过前秦王苻坚的太子詹事,侍奉东宫。其子康穆初仕后秦,为河南尹,到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他带领家族三千余家,迁湖北襄阳之岘南,朝廷专门为之设华山郡蓝田县(今湖北宜城县),用以安置这批康氏族众,并任命康穆为秦、梁二州刺史,其子孙亦多仕宦,康穆二子元龙、元抚相继被推选为华山太守,孙康绚(元抚子)在南朝齐时为雍州刺史、西曹书佐、东宫直后、华山郡太守,入梁为南康王中兵参军、辅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