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中国工业经济 一、我国经济区域划分 二、我国工业发展现状 三、我国工业部门发展现状 一、我国经济区域划分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海南11个省市。 中部地区: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省 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等12省、市、自治区。 二、我国工业发展现状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107367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8%,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率达到50%,工业增加值增幅约是GDP增幅1.5倍。 从我国工业总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我国工业建成了包括由完整的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装备工业、消费品工业、国防科技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组成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二)工业生产总体规模巨大。2008年,我国原煤、粗钢、钢材、水泥产量分别达到26.22亿吨、5亿吨、5.85亿吨、14亿吨,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二,2009年汽车产销量连续六个月每月超过100万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电脑、手机、彩电等电子产品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在家电、服装、纺织品、日用工业品等领域,我国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三,出口额跻身全球前两位,以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是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提高较快。我国工业在载人航天、大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卫星导航、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通信技术等当代科技的尖端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一大批高档数控机床新产品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工业装备保障能力和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重点建设提供各种成套设备。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国产机组已达80%以上;年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设备,国产化率达90%;国产10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国产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已投入运行;日产4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年产60万吨乙烯、30万吨级合成氨、百万吨级钾肥等一大批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化。电动汽车研制取得显著进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混合动力汽车实现载客运行并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 (四)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工业体系内部的产业素质不高,存在较多技术断层。 二是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力不足。 三是工业体系中先进技术仍然偏低,常规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 四是工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巨大。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 (五)当前我国工业布局发展的新特点 一是工业布局进一步向沿海集中。除烟草工业外,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等制造业生产能力都在向沿海地区集中。工业生产能力分布过密与过疏并存。 二是工业园区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各地纷纷出台措施鼓励工业企业“退城进郊”、“进区入园”,并对规模较小、布局散乱的生产点和工业区进行调整合并,工业布局的集聚规模效应日益凸现,工业园区化比重不断提高。 三是地区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各地越来越重视特色经济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加快。尤其是沿海地区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还出现了由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产品间分工、进而向同一产品产业链分工转变的趋势。 三、我国工业部门发展现状 (一)汽车产业 1.汽车产业的关联效应 2.汽车制造业的基本内涵 汽车整车制造,改装、车身制造、挂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修理及发动机制造等环节。 (二)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布局 我国汽车工业布局主要在东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集中了我国汽车工业约70%的整车生产能力。其中,珠三角占7%,长三角占22%,环渤海地区占20%,东北地区占21%。在中部,形成了以十堰—武汉为中心的汽车工业产业群,整车生产能力约占12%。在西部,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汽车工业产业群,整车生产能力约占10%。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布局与整车企业的布局基本匹配,主要集中于上述汽车工业集群所在地。而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2. 产业结构。我国汽车工业中已形成了具有百万辆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多品种、系列化生产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如一汽、上汽等。我国汽车工业呈现出专业化分工逐步加速的趋势。大型汽车公司开始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独立出去。外国大型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逐步进入我国,使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