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套混战计.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六计 第四套 混战计 * *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五套 并战计 第六套 败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廿计 混水摸鱼 第廿一计 金蝉脱壳 第廿二计 关门捉贼 第廿三计 远交近攻 第廿四计 假途伐虢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计名探源: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做,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 用计锦囊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 计名探源:“混水摸鱼”一词,起初可能是渔民们从捕鱼实践中总结、摸索出来的一句经验性的俗语。后来逐渐被移植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以至被兵家和军事指挥员们用来作为表述某种军事谋略的军事术语。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混水摸鱼,原意是,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在混浊的水中,鱼儿辨不清方向,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动摇不定,这里就有可乘之机。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不能只靠等待,而应主动去制造这种可乘之机。一方主动去把水搅浑,一切情况开始复杂起来,然后可借机行事。 用计锦囊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 计名探源:此计引《易经·蛊》卦 《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转移的机会出击另一部分敌人。 用计锦囊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 计名探源:关门捉贼是流传已久的民间俗语,其义不言自明。与另一民间俗语“关门打狗”的意思相近。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门捉贼,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聚而歼之的谋略。如果让敌人得以脱逃,情况就会十分复杂。穷追不舍,一伯它拼命反扑,二怕中敌诱兵之计。这里所说的“贼”,是指那些善于偷袭的小部队,它的特点是行动诡秘,出没不定,行踪难测。它的数量不多,破坏性很大,常会乘我方不备,侵扰我军。所以,对这种“贼”,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断他的后路,聚而歼之。当然,此计运用得好,决不只限于“小贼”,甚至可以围歼敌主力部队。 用计锦囊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 计名探源: 远交近攻,语出《战国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范睢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的谋略.不只是军事上的谋略,它实际上更多指总司令部甚至国家最高领导者采取的政治战略。大棒和橄揽枝,相互配合运用,不使乱与自己的近邻结盟。对邻国则挥舞大捧,把它消灭。如果和邻国结交,恐怕变乱会在近处发生。其实,从长远看,所谓远交,也决不可能是长期和好。消灭近邻之后,远交之国也就成了近邻,新一轮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用计锦囊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 计名探源:假道伐虢,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塑,假道于虞以灭虢。” 第四套 混战计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