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模型.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动模型 第一节 刘易斯模型 一、结构变动模型的产生的原因 1、线性阶段模型暗含的假设条件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不符。 *线性阶段模型主张人类历史发展是从一端到另一端,通常是从文明与文化的一个欠发达阶段到一个最发达阶段。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罗斯托、托夫勒 *循环式阶段模型主张人类发源于一个特定的原点或位置,并且在经历一系列不同阶段向一个终极阶段运动。循环阶段模型显示这个终极阶段要么与原点相似,要么与模型中某一特定阶段相联系。从长期来看历史是重演或是一个螺旋式演化的进程。 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迈克尔·波特 沃尔特·罗斯托的从传统社会到大规模消费阶段模型; 阿尔温·托夫勒的从游牧时代到信息时代的阶段模型。 游牧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新兴信息时代。 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一个社会及其基本特征是由相互依存的社会精神、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共同决定的。当传统社会引进西方工业化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社会精神、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以往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由于同质性的破裂而呈现出二元性。……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个人效用函数以及人的行为准则的迥然不同。”(J·伯克 ,1953) 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对比:技术二元、金融市场二元、劳动生产率二元;收入与消费二元;区域差异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一)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 1.建国初的中国社会结构 社会产业结构: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占30.1%,农业产值占69.9%。这其中手工劳动创造的产值占83%,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 社会就业结构:1949年总人口5.4亿,农业人口44726万人,占82%,非农人口9441万人,占17.4%。 城乡结构: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5765万人,占10.6%;农村人口48402万人,占89.4%。 2.建国初开放的城乡关系和农民的社会流动   50年代初,城乡关系基本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即人口在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双向流动)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 3. 赶超型战略,城市偏向和计划体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最终形成。   1953年统购统销制度一直延续至1985年,对保证城市粮供应起了重要作用,成为二元结构的基础。   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全国出现了所谓“盲流,对城市造成冲击”。   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成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闸门。   把农民固化在农村,防止对城市生活的冲击,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稳定在“农业”,为城市提供粮食。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 (二)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 中国二元结构具有同一般二元结构不同的特点: 1.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不仅是城乡生产力发展不同步的结果,而且是城乡生产关系变动不一致的结果   通过计划经济手段政府直接干预,当时人们相信,以国家出面,政府主导形式把所有资源,甚至人的思想都集中起来,能最快地实现工业化变革。实践证明它违背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是内生的、制度化的。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 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关系   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社区,在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就形成了各种特殊关系。  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存在着侵犯农民利益,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表现在: (一)城乡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据有关方面的测算,从1954年-1984年,30年通过剪刀差方式,农民为工业化提供6000亿元的资金。   另有统计,从1979年-1994年16年间,政府通过剪刀差形式,从农民手里提取大约15000亿元暗税,年平均938亿元,同期农业税1755亿元,年平均109.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8.5倍。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 (二)城乡要素流动的不平等   要素是指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必要因素,包括资金、资源(原材料)、土地、人才等,其中主要是资金。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续) (三)显著的城乡差别 1.经济上的差别   (1)收入水平差别   在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时期,城镇居民收入一般是农民的140%—160%。而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很大。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是其中之一。公开的说法是1:3,权威部门未公开的结果是1:6。   (2)经济权利差别   城镇居民的收入可用作最终消费——而农民收入相当部分要进行再生产投资和承担各种负担。   (3)生活质量差别    案例: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