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明汉语史·中编·词汇史1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里指出:“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语言的词汇对于各种变化最敏感,它处在几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 词汇是一个系统,不同的词在词汇系统中各有自己的位置,并且互相关联。其中一些词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动,其它一些词往往会跟着发生变化,有的发展,有的死亡。 主要的趋势是:词汇越来越丰富,新词不断产生,构词法逐渐完备,双音节化倾向越来越显明。 基本词汇的形成和发展 什么是词汇? 词汇,也称作语汇,是某一特定范围内所有的语汇成分(语素、词和固定短语)的总汇。如“英语语汇”、“现代汉语语汇”、“广东话语汇”、“茅盾的语汇”、“《阿Q正传》的语汇”等。总之,语汇是一个集合概念 。 什么是基本词汇? 基本语汇是全民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人们共同理解的语汇成分的总和。 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 基本语汇具有全民性、常用性、稳固性等特点。 1.基本词汇:汉语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汉语词汇的继承性上,语言中的大量基本词汇是几千年不变的。这些基本词汇从甲骨文时代就用到现在。 现在能看到的反映汉语词汇最早状况的文献是殷代甲骨卜辞。已出土的甲骨文字约4500个,能够辨认确定的甲骨文字只有1000个左右。 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许多属于基本词汇之列的词当时已经出现。 就词性看,它们绝大多数是实词,其中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形容词很少。 在甲骨文里面,名词最多,动词次之,形容词较少。这可能受了卜辞的性质的限制。 代词作为基本词,是较后起的。在甲骨文里,甚至在整个先秦时代,有一些代词,如第三人称代词,还没有出现,而且有一些代词可能是从名词转化而来的,在造字的时候,并没有特别为代词造字(如“汝”就写“女”)。代词作为基本词,虽然比较稳固,但是也有变化。先秦时代有一些代词在后代基本消失了,如“汝”;有些代词转化了,如“他”字由指示代词转化为人称代词。 数词作为基本词,起源也较晚。数目概念的形成,是文化相当发达以后的事,且从文字上看,有些数词是假借别的字来表示的,所以数词的产生晚于名词、动词。不过,在甲骨文里面已有“一、二、三、百、千、万”等数词,故现汉一些基本数词承几千年而来的。 就语义内容看,它们包括的范围颇广,涉及自然现象、生产劳动、物质文化、社会关系、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等方面。 2.名词中的基本词: (1)自然现象的名称:天、日、月、星、风、云、雨、雪、雾、 雹 、虹、山、阜、丘、陵、陆、岩、岳、河、川、泉、州、沚、涧、谷、土、石、水、火; (2)肢体名称:人、身、首、面、眉、目、耳、 鼻、 口、舌、齿、肘、趾、心、腹、骨; (3)方位和时令的名称:年、岁、春、秋、时、旬、今、昔、翌、晨、旦、朝、昃、 昏、 暮、夕;上、下、右、中、左、内、外、东、西、南、北; (4)亲属的名称:祖、妣、父、母、兄、弟、妻、妇、嫔、妾、子、 侄、 孙、 (5)关于生产(渔猎、畜牧、农业)的词:田、畴、圃、囿、宫、室、宅、寝、门、户、 仓、廪、窌、牢、圂、井、舟、车、舆、刀、斧、斤、 耒、 犁、弓、矢、网、罗、毕、阱、鼎、鬲、尊、俎、 卣、斝、簠、甗、皿、盘、壶、爵、米、羹、酒、鬯、 丝、 帛、衣、裘、巾、带、旂、橐、玉、贝、角、磬、 鼓; (6)关于物质文化(宫室、衣服、家具)的词:宫室宗宣寝官家庭门户向 3.名词词语词义变化例释关于自然现象、自然物的名称 天、地、日、月、星、山、水、江、河、海、 雨、露、冰、霜、风、雪、雷、电、火、土、石、树、木、花、草、虫、鱼、兽 …… 上述词绝大部分沿用到今天。不过,有少数词在含义上有了伸缩,少数词由单音变为双音。 含义上有引申的: “天”:本指苍穹。——引申为“宇宙之主宰”——引申为“时日”,如“春天”“今天”。 “日、月”:本指举目可见的“日、月”——引申为计算时间的“日、月”。 “电”:本指闪电——引申为“电气”。 单音变双音的: “日”——太阳; “月”——月亮, “露”——露水; “木”——木头 “日”——“太阳”的来源: “日”和“月”在上古是基本词。但是,在今天汉语里,“月”让位给“月亮”。“日”已经让位给“太阳”。 “天、男、君、日、昼、动、刚”——象征“阳” “地、女、臣、月、夜、静、柔”——象征“阴” “阳”有“高明”义,“阴”有“幽暗”义,所以古人很早用“阳”字表示“日”了。先秦的“阳”字已经有了“日光”的意义:“匪阳不晞。”“秋阳以暴之。”。 但是,“太阳”二字连用时期在汉代,那时“太阳”之“阳”是阴阳二气的“阳”。“太阳”在最初并不专指“日”,而是指极盛的阳气,或者是这种极盛的阳气的代表物。 《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六月,坤之初六,阳气受任于太阳。《淮南子·天文训》:“日者阳之主也……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讲现代教学媒体.ppt
- 第四讲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ppt
- 第四讲自我意识.pptx
- 第四讲设置和应用转场效果.ppt
- 第四讲贸易术语2(水运).ppt
- 第四讲身边的经济学.ppt
- 第四讲需求工程方法.ppt
-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2014人教新课标修正版).ppt
- 第四讲:《论语》《孟子》.ppt
- 第四课《我的长生果》.ppt
- 高速排水型船舶兴波波形及尾浪数值计算:方法、影响与应用.docx
- 海事法院拍卖船舶引起的确权诉讼: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综合练习(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政治二轮复习模块专练(统编版).docx
-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单元检测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 《政治与法治》 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政治二轮复习模块专练(统编版).docx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