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奉献的艺术.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奉献的艺术

奉献的艺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 EMBA 教授、同学们: 多谢大家常称赞我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对于这些支持、鼓励,我内心是感激的。 很多时传媒访问我,都会问及如何可以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这样定位。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每个人一生中都要扮演着很多不同的角色;也许最关键 的成功方法就是寻找得到导航人生的坐标。没有原则的人会飘流不定,正确的坐标可让我们 在保持真我的同时,亦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挥洒自如;在不同的岗位上拥有不同程度上的成 就,就活得更快乐更精彩。 不知从那时开始,“士农工商”这样的社会等级概念,深深扎根在中国人传统思想内。几 千年来,从政治家到学者,在评价“商” 的同时几乎都异口同声带着贬意。他们负面看待商人 经济的推动力,在制度上各种有欠公允的法令历代层出不穷,把司马迁《货殖列传》所说从 商人士“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资源互通有无、理性客观的风险意识、资本运作技巧、 生生不息的创意贡献等等正面的评价,曲解为唯利是图的表征,贬为“无商不奸”,或是“熙 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的唯利主义者。 当然,在“商” 的行列里,也确实不乏满脑袋只知道赚钱,甚至在道德上有所亏欠亦在所 不惜,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亦有一些企业只懂钻营 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寻找灰色地带。更多商人却知道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 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 公正的社会。 范蠡与富兰克林 从小我就很喜欢听故事,从别人的生活可以有所领悟。当然,这不只限于名人或历史人 物,我们周遭的各人各事言行举止,常常会带来发,在商言商,有些时候,更会带来巨利 的机会。洛克菲勒(Rockefeller )与擦鞋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当一九二九年华尔街股 市崩溃前,一个街边擦鞋童替洛克菲勒擦鞋时,给予他一项炒卖股票的所谓秘密消息,当时 洛克菲勒领悟到当擦鞋童亦参与股票市场时,便可能是应该离场的时候,他随即将股票兑现, 此举令他得以保存财富。 范蠡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了他传世的主轴,说尽了当时社 会制度的缺憾。范蠡是太史公司马迁所撰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第一位货殖专家, 他曾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略,博学多才,有“圣贤之明”,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 他不仅工于谋略,还有渊博及系统化的经济思想,而且他本人亦凭借其经济智慧赢得了巨大 的财富。老实说,现代经济学很多供求机制的理论,我国历史中也有记载。范蠡“积着之理” 目的是务求货物完好,没有滞留的货币和资金,容易变坏的货物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 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 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 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 范蠡的“计然之术”,还试图从物质世界出发,探索经济活动水平起落波动的根据;其“待 乏”原则则阐明了如何预计需求变化并做出反应。他主张平价出售粮食,并平抑调整其它物 价,使关卡税收和市场暴应都不缺乏,才是治国之道,更提出了国家积极调控经济的方略。 “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要了解货物,就要明白何时出现需求” ,“旱时,要备船 以待涝;涝时,要备车以待旱。”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 律,应用在变化万千的经济现象之中。 我觉得范蠡一生可算无憾,有文种这等知心相重的知交;有西施可共渡艰难,共渡辰光 的伴侣,最重要的是有智慧守护终生。我相信他是快乐的,因为他清楚知道在不同时候,自 己要担当什么角色,而且都这么出色,这么诚恳有节。勾践败国,范蠡侍于身后,不被夫差 力邀招揽所动。 范蠡助勾践复国后,又看透时局, 离越赴齐,变名更姓为夷子皮。他与儿子们耕作于 海边,由于经营有方,没有多久,产业竟然达数十万钱。 齐国人见范蠡贤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卻相信“久受尊名,終不是什?好事” 。于是,他 散其家财,分给亲友乡邻,然后怀带少数财物,离开齐到了陶,再次变易姓名,自称为陶朱 公。 他继续从商,每日买贱卖贵,没过多久,又积聚资财巨万,成了富翁。 范蠡老死于陶。一生三次迁徙,皆有英名。 书中没有记载范蠡终归是否无憾。我们的中国心有很多包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